6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联合在广州国际媒体港成功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与国际传播前沿对话”活动。来自国(境)内外高校和业界等5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花城广州,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及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传播“广州模式”的思路与方法。
为文化湾区建设注入高校力量
活动上,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是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授牌华南理工大学成立的创作与研究机构。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研究员通过视频连线致辞。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并主办本次前沿对话活动,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先行示范区促进全国高校网络视听人才培养、探索网络视听产学研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将为文化湾区建设注入中国高校网络视听的重要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以工科见长,如何使用技术力量促进大湾区网络视听发展,从而向世界发出湾区声音?该校新闻中心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与历史,尤其是结合前沿技术和工科优势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有力探索。“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迎来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的校庆,举办本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方携手共书‘湾区世界语’,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新篇章。”
广州市新闻办负责人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扎实举措。华南理工大学文理兼容的跨学科优势,能向国际传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撑。接下来,市新闻办将积极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发挥校地资源优势,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内容生产、活动举办等方面携手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建设,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形式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岭南文化传播者。
专家大咖助力湾区声音“向世界”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视频连线花城广州,分享他对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创作的思考。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整个中国影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表现在其独特性与引领性、外向性与合作性、市场化和产业化。但现存问题也有三点:艺术原创力相对不足、语言共情力相对局限、持续发展力相对欠缺。
如何突围?胡智锋开出三条“药方”:深入资源挖掘、拓展创作类型、提升规划水平。在他看来,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革命资源、时代资源、文化资源。在拓宽创作类型上,他强调,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比如通过纪录的方式来梳理历史,通过故事的方式来书写传奇,通过数字技术、动画技术来辅助呈现。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利用新兴媒体来进行多元表达。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研究员认为,中外影视交流正呈现出规模化、整体性、多层次的特点,中国影视能见度日趋活跃,不断彰显着自身的多元性、丰富性和灵活性。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性会导致受众在理解影视内容中产生隔阂,形成“文化折扣”。因此他提醒,要进一步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影视理念,兼顾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和审美差异等情况。
影视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事实上,我们可以研究、采取好莱坞的故事讲述方式、叙事规则,吸引国际优质影视与文化资源为我所用,采用‘国际元素,国际表达’方式,实行全球资源配置。”丁亚平说,进而构造出既富有“世界性”又独具“中国性”的影视文化。
“中国不缺故事,为什么没有讲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故事中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并没有很好地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实际上我们不缺故事,缺的是对故事的有效转化。”因此他强调,要挖掘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即强化本土性、区域性,也要挖掘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即强化全球视野、全球思维、全球话语、全球叙事。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从另一个角度为国际传播建言献策。她观察到,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快速演进,媒体布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终端形态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然要求将精准的国际传播受众作为传播目标,进而才能实现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
“而通过计算机技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段淳林表示,计算机技术可通过搜集和分析数字化(在线)行为数据,描述、解释和预测国际传播行为。“在‘内容编辑思维’上增加‘工程师思维’,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建立一套精准的国际传播系统,从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计算国际传播能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方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