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坐姿经历了坐、跪、跽、踞和跏趺再到垂足坐的演变,从最原始的席地而坐到后来的“正襟危坐”,再到现在的“沙发坐”。其实,变化的不仅是中国人的坐姿,还暗含了坐具的变换。最原始的席地而坐人们并不感觉到十分舒适,但是迫于“礼”却还是那样坐,就算是有了可以支撑舒适坐姿的家具引入中国,却也没有直接挤垮席地而坐,还是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变迁。中国人经历了八百多年才真正改变了坐姿,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呢?
开头就提到,坐姿的演变经历了“坐、跪、跽、踞和跏趺到垂足坐”的演变,虽然都是坐姿,但这六种坐法也都大不相同,并且,有的坐姿还不是原本我们国人“发明”的,是引入的一种坐法,后又人们简化。
(一)“坐”的姿势
中国讲究的“坐”,其实在古代,就好像现在日本国家的“坐姿”,两个膝盖并在一起,两只脚在后也是并上的,脚心朝上,臀部搁在脚后跟上。就相当于是跪着坐。而在这么“坐”的基础上,根据腰的不同状态,又可以分为三种:危坐、安坐和凭坐。
1、危坐
算是中国最传统、最正规的坐姿,就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对面坐着非常尊敬的人的时候的一种坐姿,这个时候的腰是直立的。而这种坐姿有时会被称为“跪坐、正坐”,当然,这种坐姿也是最不舒服的,部经常容易坐“痳”了。
2、安坐
安坐就不像危坐那样严肃,安坐时腰部是相对放松的,所以它相对于腰部直立的危坐来说,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也就是说,稍微可以偷点懒,适当弯腰,不必像危坐那样必须把腰挺的直直的。
3、凭坐
凭坐是这三类坐姿中最随意的了。凭坐,其实就是靠着“凭几”坐。而凭几,是古时候一种人们可以依靠的家具,但它不是椅子。可以靠着凭几坐,所以,这种坐姿是这几种坐姿中最随意的。
(二)“跪”的姿势
跪,是一种坐法,更是一种礼节,而且流传到了现在。但是,在古代,文人的“跪”和武人的“跪”是截然不同的。
1、文人的“跪”
跪和前面说的坐有些相似,所以一般说古人的坐姿我们总是会说“跪坐”。但是,“跪”又是一种礼节。跪时,与坐一样,两膝合并,双脚合并,但是膝盖以上的身体是直立的,就是说不可以像坐似的臀部落在脚踝,而是要上身直立,目不斜视,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不但可以用于下级对上级,上级对下级也是一样的,这体现的是互相尊敬。
2、武人的“跪”
武人因为左边佩刀,所以在“跪”的时候会与只佩戴香囊的文人有所不同。因此,武人的“跪”一般是单膝跪,当然,也有双膝跪。要双膝跪时,要先单独弯曲左腿,因为剑在左面,这样的话,突然拔剑就不会划伤到自己,随后再弯曲右腿,下跪。不同于文人的是,武人的膝盖间是要留一拳的宽度,再双手握拳,大概在腰部的位置,作揖。站起来的时候,反之,先起右腿,同样是为了便于拔剑,再起左腿。
(三)“跽”的姿势
跽,就是长时间跪着的意思。挺直上身,两膝着地,与“跪”相似。
(四)“踞”的姿势
说道“踞”,首先我们能够想到的是“箕踞”,孟子因为妻子“踞”而想要休妻,可见在孟子看来,箕踞是一种不雅的坐姿。但是,在《说文解字》中,“踞,蹲也。”由此看出,踞是有两类的,我们可以通过看双膝是否合并来判断蹲踞和箕踞。
1、蹲踞
蹲踞的姿态是坐着的时候脚心着地,臀部也着地,两膝上耸。而此时双膝是并在一起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蹲着抱膝坐”。
2、箕踞
“箕”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就是现在农村也在用的“簸箕”。箕踞比较形象,是说双腿像簸箕那样,不合并,所以叫“箕踞”。又因为双腿张开很不雅观,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不雅、且不尊重人的坐姿。
(五)“跏趺”的姿势
跏趺坐法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盛行的一种坐姿,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盘腿坐”,但是又与普通的盘腿坐不太相同,跏趺坐的要求要比今天的盘腿坐更加严格。
结跏趺坐是坐法之一,就是将右脚盘放在左腿上,而左脚盘放在右腿上的坐姿。在各种坐姿中,这种坐法被普遍认为是坐着最不累的坐法。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初学佛法的人都要首先学结跏趺坐,我们所熟知的“打坐”就是结跏趺坐。
当然,结跏趺坐也有不严格的坐法,就是半跏趺坐——只盘放一只脚。指的是只将右脚盘放在左腿上或者只将左脚放在右腿上;而只交两只脚的,被称为全跏趺坐、大坐或者莲花坐,这种坐姿被佛者认为是“圆满安坐之相”,后来修建佛像也都是按此坐姿来修建,所以又被称为“如来坐、佛坐”。
(六)垂足坐
垂足坐的盛行实现了自夏商以来坐姿的历史性飞跃,它解放了人们的双膝,简化了人们从坐到站的姿态,更为方便。垂足坐是坐在椅子上或者床边,双腿自然下垂的一种姿态,就是我们今天的坐姿。
(一)席地而坐不是“随地而坐”
椅子是胡人传入中国的,最早的中国是没有椅子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席地而坐,非“随地而坐”,是跪坐在席子上的。周朝礼乐制度下,建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所以对一系列的坐具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在周王打败宴饮的时候,没有椅子,便只能跪坐在席子上。
《诗经》中的《行苇》一篇,就是记载周朝吃喝玩乐的景象,其中有一句话是“肆筵摆席,鼓瑟吹笙”。“席”字在古代被写作“蓆”,是草字头;而筵是竹字头。所以,一般会把“筵”铺在“席”的下面,因为筵比较结实。所以,每当大摆宴会时,大家都会跪坐在筵席上,后来,“筵席”也被代指“宴会”。跪坐在筵席上也属于了一种比较正规的礼节,因此,席地而坐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做法。
(二)“胡床”冲击了席地而坐
胡床,也被称为称“交床”、“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方便携带且轻巧的坐具,就是今天所说的“小马扎”。有人说是东汉末年传入中原,《后汉书》中有最早的关于胡床的记载是这样的:“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这种“马扎凳”传入中国之后,因为省去了脱靴的麻烦,在北方鲜卑族的民间很受欢迎,就有了“垂足而坐”,尤其是三国魏晋两朝时期,礼制松弛,坐姿就变得更加的随性,但是当时大的主流坐姿依旧是正规的“跪坐”。
到了隋朝,隋炀帝猜忌胡人,所以把“胡床”改成了“交床”。而在当时的史书中记载的“床”,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床”,就是这个“交床”。而唐朝还延续了这种叫法,所以,我们所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也不是诗人坐在床上思乡,而是坐在“小马扎”上惆怅。
(三)时人对“椅”有了想法
“椅”的称谓始于唐朝,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意思就是说在十个“绳床”中,有四个椅子。这个时候虽然已了经有“椅”这个的概念,但是仍然没能与床的概念区别开来。
能靠的椅子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唐代的时候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个椅子仅仅只是可以靠着的,靠背椅没有扶手,但是体积小、携带方便,被广泛使用。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情况,其中,就有靠背椅。
(四)胡床和“椅”没有根本动摇“席地而坐”
南北朝至唐初,可以说是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坐的过渡时期。但是,这种舒适的坐法并没有在上层社会中掀起波澜,上层社会贵族依旧以“跪坐”为正规坐法。
但是唐朝“兼容并包”到社会风气恰恰让人们慢慢地接受了“椅”,随之而来的盘腿坐、垂足坐也开始对唐代的家具产生了影响。唐代的家具变得多样,可以满足各种坐姿,但是“椅”并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尽管对“跪坐”有了一定的冲击。
椅子凭借自己“让人坐着舒服”的优势,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就促进了椅子的进一步发展。北宋中期,椅子终于占坐具中的主导地位,垂足坐才不止于民间,而是正式的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宋人因交床没有扶手没有靠背而增加了扶手和靠背,还增加了凳腿的高度,于是,就出现了交椅。最早的南宋时期就对交椅有了记录,并且还慢慢转换为权力的象征。我们在看古装戏中,皇家围猎时侍从们扛的让王公贵族们休息的椅子就是交椅。
宋朝在椅子上的创新比较多,最著名的莫属太师椅,与交椅相似,但是比交椅的椅背要高,有“托首”的功能,所以,当时以太师椅之名出售托首功能的椅子风靡全国。到了清朝,清人改造了太师椅,让其更显庄重。
宋朝家具的创新为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椅子在宋朝广泛使用也就让垂足而坐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实现了全民化。
随着坐具对不断演变,坐姿的变换也变得不足为奇。但是,坐具却向卧具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当沙发、手机、电脑、电视同时走进人们的生活之后,人们的坐姿就更是发生了变化,社会开始流行了“沙发坐”。
沙发坐与躺着有些相似,但是又不像是在床上那样完全躺着,而是“窝”在沙发上或者是瘫坐。然后开启“宅”模式,看着电视,吃着零食,窝在沙发上。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这种模式尤其在这些年是非常盛行的。而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一代人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各种压力在他们的生活中扑面而来,所以,迫切的希望抓住一点闲暇之余就开始沙发坐,并且,即使没有沙发,只要有椅背,就可以沙发坐。
这就与我们传统所说的“正襟危坐”和“坐有坐相”有了些许冲突,大街上,人们的背不再是挺直的而是弯曲的,坐在椅子上,人们会不移自主的弯腰而非把背挺直。
古代的垂足坐讲究“正襟”,坐在堂上也是十分有威严、有气派,反观现在的沙发坐,却让人看出了“慵懒、颓废”之感。这不由得让人深思,坐具的进一步发展对人们的坐姿真的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同样需要人们进行自我规范,不能让“沙发坐”成为主要“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