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卓越” 的秘诀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工程师学习的基本知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工程师学习的基本知识
工程师“卓越” 的秘诀在哪里
——评《卓越工程师培养论》
作者:江哲丰,系湖南工程学院教授
“工程师与工程教育”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命题。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多聚焦于“工程师的培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梳理近年来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成果,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太“虚”,只有理念,看不到过程,缺乏真实的实践体验;二是太“实”,只有过程,看不到思想,缺乏深度的理论支撑。如何做到“虚”与“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深厚的高等教育素养,又要有真实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经历。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近距离的观察者、思考者和实践者,湖南工程学院曾永卫教授立足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开展了近二十年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其专著《卓越工程师培养论》正是紧密结合现实与国情,研究如何培养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并力求贯通中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经世致用的典范力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任校长、现任工程院院长查尔期·威斯特(Charles Vest)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如何能够让中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国工程师培养要着力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二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2020年达到614万人,在校研究生达到116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5%,培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另一方面,我国工程教育又表现为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多年的难题。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仍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对于工程教育质量,“业界”的共同反映是:工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凡此种种,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尤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国迫切需要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论》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和新经济背景下,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师”、“怎么培养卓越工程师”这两个工程教育最根本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思路紧扣“规律”、“反思”、“借鉴”和“行动”四个关键词,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与创新,着力解决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而带来的“工程性”与“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全书基于卓越工程师内涵和特质,提炼并归纳工程师的成长和培养规律, 客观、理性地分析当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中西方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从学理上系统梳理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主流理论体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典案例。同时立足湖南工程学院工程师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新工科建设”的实施,实践探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方法和途径。此外,随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全书还探讨了如何主动适应新经济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和随之带来的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伦理教育的问题。
“卓越”从何而来,又在于何处?一名工程师从合格到卓越有怎样的成长历程?清华大学工程教育中心林健教授认为: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过程表现为知识、能力、素质和经验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这种过程集中表现在工程师对工程任务的胜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研究了卓越工程师的成长周期,清华大学李曼丽教授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成长的“六阶段论”,华中科技大学王昕红博士则认为工程教育、工程领域从业经历和继续工程教育三个阶段的有机组合是工程师成长的必然途径。杰出的华人工程师陆奇提出卓越工程师的五大信条:一是要善于站在巨人肩上做创新;二是要做业界最强的技术;三是具有自我迭代和跨界学习的方法论;四是“从我做起”的行动派;五是要有技术改变世界的信仰。作者在梳理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卓越工程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过程受到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及个体个性特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工程师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而其中工程(专业)教育、个人的个性特质(如心态平和、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等)和工程实际环境是影响卓越工程师成长的核心要素。作者指出,坚实良好的高等工程教育是卓越工程师成长的基石,随之对现代工程师的培养规律即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来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析,归纳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所形成的共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理论高度。作者对现代工程师培养的考察,既有理论层次上严谨的分析讨论,也有横向的国际比较;既有事实的陈述,也有力图客观的评价。这种考察是对国内外工程师培养历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正是在这种宏阔视野的观照下,作者提出中国工程教育正处于关键期,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批判性地吸收、借鉴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经验,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深刻的启示,对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本好的学术专著,既要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又要逻辑严密,有血有肉。审慎的态度和理论的系统性,是一个学者必要的素质。该书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靠工程教育研究的两大法宝“拿问题开路,拿证据说话”,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这两条驱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链条运转不灵,这是制约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师培养的主要问题。我国工程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工科学生与工业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我们培养了太多“从学校至学校,从未到过工业一线的人”。由于国情、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深层次原因,国外“很多好的东西不容易移植到中国来”。面对新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如何在根本上彻底解决工程教育的问题?对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论》作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探索、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力图在探索中保持理性、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在借鉴中获得启示,在行动中有所作为,并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对当下的工程教育而言,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对于工程师培养质量,“卓越”从何而来?作者认为“卓越”主要体现在:有伟大的心灵和家国情怀,杰出的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即专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工程伦理责任意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卓越工程师一定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那是成为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除 此之处,“卓越”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需要人文情怀;二是需要相应的科学素养;三是需要多学科视野;四是需要团队协作能力;五是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苹果联合创始人之一,卓越的美国电脑工程师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aik)指出:“要坚信你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有为之人,因为只有抱着这样的信念,在技术能力方面,你才能建立足够的自信。始终追求卓越,把你的产品做到比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都要好”。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你必须得勤勉工作,检查每个细微环节。为了不犯错误,你要非常小心。你还要比平常更加努力地、更深刻地思考”。持续不断的勤奋努力永远是成就一名卓越工程师的必要之径。在专业教育之外,作者还重点论证了在资源、环境、人类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和伦理教育问题。作者指出“卓越工程师”除了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学识和技术外,还必须在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坚持严格的标准,遵守工程师和工程组织的行为规范,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从而塑造可持续的未来。全文对工程伦理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释,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实施路径。
《卓越工程师培养论》充满理性、包含责任和感情地思考和回应了现代工程师“卓越从何而来的问题”,对“卓越工程师是如何炼成的”作了理性的思辨和实证的探索,是当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领域难得的用心之作。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和发展卓越工程教育,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对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提供新型工科人才支撑,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选自《博览群书》杂志2022年第九期)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