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长久、永远,最终都是像“不必追”一样,一个渐渐远去不回头,一个留在原地泪流满面。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往往念及他们的感受,彼此之间哪怕有间隙,也不会明目张胆挑开矛盾,而是选择隐忍或者不来往。
可是,一旦父母离去,他们心中认为没有可顾忌的地方,昔日还能选择看在父母面上坐一起。如今,感觉完全没必要继续来往,彼此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并非无法跨越的鸿沟,太多时候都是因为“利益”之争。彼此认为分得不均、不公平,谁都认为自己最委屈、对方却不理解。于是,越争辩、越伤心,最终结了仇。
如果父母走了,兄弟姐妹结了仇,如此处理才叫聪明。
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来,彼此拿对方当“仇人”看待,就是在某个时期发生的一件事,其中一个人觉得委屈,一个人觉得更委屈,谁都说服不了谁,于是矛盾产生了。
这个时候,在他们的心中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感觉到委屈与不公。
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老夫妇过世后,老大与三妹成老仇人,主要原因还是围绕父母在世时分地的问题。
当年,父亲活着的时候将一处宅基地许诺给了三女儿,因为他觉得老三对自己照顾有加。但是,老大并不同意,认为这处宅基地应该分给自己,父亲这是做事不公平。
老大与三妹都认为自己最有理,父亲在的时候不会明目张胆公开争吵,是怕父亲会生气。但是,父亲一走,两个人立马就变成了仇人,而且还要对簿公堂。
最终,是老二把两个人召集在一起,用一番亲情的话语打动了两个人,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其实,兄弟姐妹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从小生活在一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念及亲情,多一些体谅,多想想彼此从小一起走过的时光,不要只盯着一点利益而争执不下,一旦伤了彼此,冷静下来自己肯定也会后悔与心痛。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就是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
这句话,不仅适合于对待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尤其对待兄弟姐妹的相处更要少计较、多宽容,如此相处才能让彼此化解矛盾,和好如初。
其实,兄弟姐妹之间并不会存在太大的恩怨不能化解,常常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导致翻脸。
从心理学上说,我们对于越是熟悉、在乎的人,越会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
同理,如果是陌生人或是外人有如此的行为,我们顶多就是不会在意,认为对方跟自己没有关系,犯不着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难过。
可是,在处理兄弟姐妹的矛盾时,往往就会忘记这个处理方式,让我们失去理智、失去判断,最终伤人伤己。
所以,对于兄弟姐妹的相处,一定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别忘记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人,没什么疙瘩是解不开、没有什么矛盾是化解不了的,彼此都让一步,矛盾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即使有了隔阂,也不会扯断彼此的联系。
因为父母是彼此的纽带,是两个人之间的缓冲地带,都碍于父母的情面不会闹得不愉快,而是走一步说一步。
可是一旦父母走了,彼此心中都会感觉没有什么可以顾忌,不如彻底放大两个人的矛盾,让彼此在记恨的路上越走越远。
俗话说:“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
彼此之间的矛盾或许在外人看来不是大问题,但是两个人都不肯主动上前和解,只要找到兄弟姐妹中信得过的人,要么是兄长,要么是姐姐。总之,这个人肯定是彼此都很尊重、信任的人,在他的调解下,两个人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聊一聊,没什么解不开的矛盾。
记得,聊的时候别谈自己的得失,而要多谈这件事背后给自己造成的内心感受。因为,很多时候看似很小,彼此之间有矛盾,就是因为造成的感受不一样。只有让对方懂得自己的感受,两个人才能换位思考,而且又都是从小长大的兄弟姐妹,更容易懂得对方的感受。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这句话不仅体现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其实也是兄弟姐妹们各自成家之后的状态。
如果兄弟姐妹不管什么时候都很团结、和谐、相爱,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如果这其中有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往往会让整个大家庭四纷五落,渐渐衰败下去。
对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情同手足,从小是如此,长大了更是如此,他们才会感觉到幸福与快乐。
人来到这个世上,能有兄弟姐妹是修来的缘分,别因为一点小事而葬送了彼此最真、最纯的亲情。只有相亲相爱,才是善待彼此最好的方式。
-END-
作者:知和大叔 每天陪你徜徉情感世界,温暖治愈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