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震,日本作为“地震大国”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2011.3.11 日本列岛发生了强度高达9.0级的地震灾害
日本3.11地震让不少人重新担忧起日本列岛的命运,3.11地震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海啸。
东京电力覆盖的区域超过200万户居民临时停电,并且导致东京电力福岛第二核电站的两个机组的燃料池冷却泵停运。
日本位处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地震基本成为了日本居民的日常,为什么此次地震却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本气象厅表示,此次地震的发生地点在东日本大地震余震区的太平洋板块内部。
震源附近是由于东日本大地震的板块运动而不断发生形变的区域,过去这里的地震活动非常活跃,很有可能是因为11年前的大地震累积的形变得到了释放。
日本大地震发生的构造位置
因此导致潜入陆地板块下方的太平洋板块内部发生了断裂,从而导致地震出现。
陆地板块的剧烈活动难免让人想起曾经网传的日本沉没,而且近年日本的地震愈发频繁,整体来看日本列岛正移向全球最深的海沟,过去的假想会成为现实吗?为什么日本地震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日本未来会在地震影响下变成什么样子?
本文接下来将从日本列岛的地理构造,以及大陆板块的构造学说来解释这些问题。日本列岛最后真的会滑进全球最深的海沟吗?来看看地质学家是怎么说的。
电影《日本沉没》剧照
地震频繁的日本如果从板块构造学上来讲,此前日本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实际上是有很长的历史形成过程。
整体来看,日本列岛是从300万年前开始向东西方向压缩,并以日本东部为中心,然后形成了陡峭的山脉、平原和盆地。
在后来陆地板块的变化中,关东地区正下方的地幔由日本东部骑乘的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组成了“墙”一般的构造,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与之发生碰撞,最终改变了运动。
最新的理论显示,构成日本东部东缘的日本海沟因菲律宾海板块的大地震影响,从而开始向西移动,地震活动越发频繁。
日本东方有一条黑色阴影即日本海沟
现在我们来看地球的整体结构,包括日本列岛在内的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各种岩石和地层,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地面看到的这些地貌。
但它们的形成和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内部的状态,因此地球内部结构决定了地表外貌。
根据地球的成分划分,地球主要分为核心、地幔、地壳三个部分,而地幔还有上地幔和下地幔,核心为外核和内核的区分。
地球内部结构
基于地球内部的流动性,地球表层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圈,软流圈对应上地幔,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板块构造中,岩石圈包括软流圈的顶部都被称作构造球体,并一同视作板块。
就日本列岛而言,太平洋和菲律宾海的洋壳位于大陆板块之下,并被称为俯冲带。
在俯冲带这里,洋壳被俯冲作用带到大陆板块下方,并引发地震、火山爆发等多种现象。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马里亚纳海沟板块俯冲地带,也是世界上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日本是否会滑进海沟里?在海洋附近的陆地,板块与板块的交界位置会形成一种特别的地理构造,海沟、岛弧以及盆地体系,这种构造表现尤其以西太平洋地区为典型,即便是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同样如此。
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洋壳部分开始下潜,并在海洋底部下沉形成较深的区域。
马里亚纳海沟面向岛弧的一侧就有日本列岛,而日本的岛弧就是太平洋板块下潜过程中的产物。
并且在日本东部地区,岛弧、海沟因洋壳潜入大陆板块,因此两者交界位置便形成日本海沟。
模拟的地质活动
从太平洋板块以及菲律宾陆地板块来看,相较于距离较远的马里亚纳海沟,日本海沟实际上是影响日本列岛最明显的地区。
不过马里亚纳海沟的整体活动更强,因此会影响日本列岛的活动,但这真的会导致日本列岛沉没吗?
地质学家表示:日本列岛的形成也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形成的。
日本列岛的形成板块挤压细节图
板块与岛弧之间的碰撞会使岛弧在海沟的一侧下沉形成弧前盆地,但这只是暂时的。
随着整个岩石圈在俯冲过程中被挤压掉落,弧前盆地内的沉积物会越来越多,最终填满整个缝隙。
日本关东地区的平原,以及西北侧的弧后区正是受这样的挤压作用而被抬升,并逐渐形成高耸的山脉。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形成,它同样也是板块挤压导致的最终结果。
这种活动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能量的释放,也就是地震。
在自然灾难地震面前,人类力量太过渺小
因此,地质学家分析道:从根本上来讲,日本并非会在日后滑向海沟深渊,相反它会随着这种俯冲活动带来的挤压被不断抬升,并且变得越来越高。
今天的日本位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边界附近,已经被洋壳俯冲了很长时间,日本列岛的这种活动已经持续了上亿年之久。
这种常年的底层累积和俯冲作用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日本也不是一处浮岛,而是深扎在海洋中的“实心”列岛。
想象的列岛被淹没也只是想象
这种活动在日本东部地区造成了许多强烈的地震,比起滑进海沟这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人们更担心大地震带来的影响,那3·11地震是否会是以往人们预测的东海大地震的前兆呢?
活动日益频繁的地球目前对于日本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地震预测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先来看看认为地震风险较小的观点。
美国、韩国、中国的地质研究局都对日本近年来的地震做出了分析,但是结合各路专家们的观点来看,日本出现的大地震实际上是过去地质板块活动后不断累积的能量释放。
大地震其实是能量的积攒?
这几次的大型地震,包括后来的余震都会释放掉过去累积的应变能量,因此在未来50~70年里出现8级以上的地震的概率会非常小。
但反对观点认为这种大型地震只是一个开始,此后可能会有更多大型地震的出现。
人类究竟还会面临多少次大型自然灾难?
俄罗斯科学院方面认为,如果第一次就出现了里氏9级的地震,那么下一次的地震可能不会特别低,但是现在的震级都没有超过7级,这说明地壳的应力仍然很大。
换句话说,能量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大型地震还在蓄力中。
而在日本方面,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黑井聪子认为,大型地震仍会在未来出现,比起地震带来的威胁,人们也许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地震会带来的巨型海啸。
日本地震学家黑井聪子博士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日本的邻居,实际上这种地震活动也会对我国造成影响。
我国的郯庐断裂带和日本海沟属于同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并且在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内。
一处区域的地震活动通常会影响另一个地区的地震带,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佳的例子就是过去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印尼苏门答腊的大地震使得印度板块加速向北移动,而龙门山和苏门答腊同属于一个地质构造体系。
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是国人不能忘怀的一次灾难
整个地质系统内的断裂带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日本地震值得我们注意。
尽管日本列岛不会滑向海沟深渊,但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地理构造的复杂性,以及关联性。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灾难都会对全球造成影响。
文章最后也希望在面对这种全球性的大型灾难面前,人们能够放下偏见,认真看待这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