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前,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仅有3人健在。他们是:孙家栋、周光召、王希季。
今天(7月26日)是王希季100岁生日,他是目前在世的“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年长的一位。
回首百年人生,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王希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祝王老生日快乐!致敬所有“两弹一星”元勋!
国家需要,所以我回来了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王希季以优异成绩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
在西南联大,他不仅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埋下了“工业救国”的梦想。
1948年,王希季远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直到《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两张照片,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1948年,王希季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宿舍
“照片中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像,对我影响很大。”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元勋奖章后,王希季回首这段往事时说道,“我在出国以前的人生都在支离破碎的中国大地上度过,现在新中国终于成立了。”
“国家需要建设,所以我们回来了。”王希季果断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踏上回国的邮轮。
正是在这次海上旅行之际,华罗庚写下《致全体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向海外留学生发出回国的号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回国之后,王希季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
要大胆,但不能当“傻大胆”
1958年11月,让王希季没想到的是,他突然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承担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工作。这枚火箭用来发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研制工作从探空火箭开始,他们克服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仅仅几个月的时间,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一飞冲天。
虽然这枚火箭只在天上飞了短短8公里,但这是王希季航天事业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
正当“长征一号”多项关键技术已获突破、初样研制就快完成时,王希季突然被调离,承担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任务。
1970年4月24日,当“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王希季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很长很长时间,没有人提到我为‘长征一号’做了什么工作。”获颁“两弹一星”元勋奖章时,王希季对“长征一号”的贡献重新被提及,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移交“长征一号”工作后,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的工作落在王希季肩上。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飞上蓝天,又在3天后按预定地点顺利返回地面。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颗由王希季负责研制。
在同事眼中,王希季是一个敢于拍板的人。1987年,他担任第九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为国外客户提供搭载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太空实验。
距离卫星发射只剩半年时间的节点上,中国专家提出,想在卫星上搭载中国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晶体,却遭到一些外国专家的冷嘲热讽。
当时,摆在面前的是巨大的风险——需要在返回舱放置做砷化镓实验的晶体加工炉,炉中温度高达1200度,相当于在卫星中放置一枚随时可能会爆炸的小“炸弹”。带着团队整整实验了半年,王希季大胆决定,都上!
最终,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要大胆,但任何新的事物去做总有风险、困难,不太了解规律的时候,不能当‘傻大胆’!”王希季总结道。
上世纪90年代,王希季在卫星总装现场
“希望中国发展航天不要走弯路,走比较直的路”
王希季这辈子从不言休,老骥伏枥,仍然为仰望星空奔忙,引领我国航天事业踏实向前发展。
他提出在返回式卫星上采用新型国产彩色胶片,开创我国卫星彩色拍照技术的先河;紧跟时代进步大力提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实行数字化;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力主不追逐世界发展航天飞机的潮流,根据国情只搞载人飞船,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发展之道……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我国空间技术战略作出重大贡献。
用王希季自己的话说:“希望我们中国发展航天不要走弯路,走比较直的路。”
2010年,年近90岁的王希季仍然在思考,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他和闵桂荣等7位院士和10位研究员向国家提出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议。“这个工程巨大,还有很多坎儿要一个一个地遵循客观规律迈过去。”王希季对青年人寄予厚望,“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未来有赖于年轻一代的努力。”
今年,王希季100岁了。在夫人聂秀芳看来,他的长寿密码是“思想单纯,不想着名利”——这是一位科学家的纯粹和坦荡。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除了王希季,目前在世的还有孙家栋(92岁)和周光召(92岁)。
孙家栋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
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光召
湖南省长沙市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理论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世界公认他是赝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已经逝世的20位“两弹一星”元勋生卒年月及主要贡献如下:
于敏
1926年8月-2019年1月16日
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王大珩
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
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朱光亚
1924年12月25日-2011年2月26日
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任新民
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
曾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中国航天四老”。
吴自良
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
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带领团队研制出铀生产关键部件“甲种分离膜”,打破了核垄断。
陈芳允
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
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陈能宽
1923年5月13日-2016年5月27日
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受命参与原子弹研制中最为关键的“爆轰物理试验”时,他从未接触过炸药,然而,他却不辱使命攻克了世界级技术难题。
杨嘉墀
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
航天科技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奠基者。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屠守锷
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
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开创中国洲际液体弹道式导弹先河。
黄纬禄
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
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
程开甲
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
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
彭桓武
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
中国理论物理学、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
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
赵九章
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
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人造卫星之父”。
姚桐斌
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
冶金学和导弹、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钱骥
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
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钱三强
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中国原子弹之父”
郭永怀
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