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出门走在外面,却莫名其妙地被飞了一身小飞虫。明明是刚穿上的新衣服,一点汗味都没有,这些小飞虫却不请自来,好像沾了一身黑芝麻。即使把它们拍掉抖落,过一会又会落满一身……
来源丨深圳卫健委
这些讨人厌的小虫到底是什么来历?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类烦人的小东西。
1
所以,它们到底是什么虫?
其实飞了你一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蚜虫,没错,就是那个被七星瓢虫等肉食性瓢虫吃的蚜虫。
捕食蚜虫的瓢虫 来源丨维基百科
蚜虫又叫“蜜虫”或者“腻虫”,属于半翅目,和知了、角蝉、蜡蝉以及蚧壳虫是亲戚,这一类昆虫最早出现在石炭纪。半翅目昆虫可谓“害虫辈出”,有许多农业和园艺害虫都出自这一个类群,例如蝽象和我们今天的主角蚜虫。人们通常所说的蚜虫指的是胸喙亚目下的蚜总科(Aphidoidea)之中的昆虫。实际上,蚜虫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在蚜总科下,目前已经发现有大约十个科,四千四百多个种,其中有二百多种都是对于农林园艺具有危害的害虫。
在北京常见的蚜虫也有很多种,包括桃蚜、柏大蚜、白毛蚜、刺槐蚜、棉蚜等等。
植物上的蚜虫 来源丨维基百科
蚜虫通常个头不大,只有一毫米左右,但也有身长可达1厘米的种类。这些虫子没有翅膀,腿也非常细,只知道趴在植物表面吸食汁液,很少到处爬动。
它们的口器类似一根针头,进食的时候用这个“针头”刺穿植物表皮到达韧皮部的筛管来吸食植物的汁液,只要“针头”刺穿了植物的筛管,在压力作用下汁液就会自动顺着嘴巴被压进蚜虫的肚子里。这些植物身上的“吸血鬼”就是这样过着“饭来张口”的惬意日子。
2
蚜虫为啥要飞到人身上?
提到蚜虫,我们经常能想象到出现在家里绿植上密密麻麻的黄绿色小虫子。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家里的蚜虫一般都是没有翅膀的,和那些飞到人身上的小虫似乎并不一样?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蚜虫的繁殖了。
蚜虫的繁殖非常复杂,在春天和夏天,度过寒冬的蚜虫卵纷纷孵化,这时候孵化的蚜虫大多是雌性。在这一阶段,雌性的蚜虫会进行孤雌生殖,即不经过交配直接生下雌性若虫。在春夏之交的大约20-40天里,蚜虫的孤雌生殖会繁殖很多代。在春季孵化的一只雌性蚜虫甚至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后代!
进行孤雌生殖的蚜虫,图中一只若虫正在被生出来 来源丨维基百科
在孤雌生殖的阶段,“虫口”的暴增会让一些种类的蚜虫产出长有翅膀的雌性并进行迁徙,寻找新的适合栖息的植物。这种行为往往非常集中,也就会导致我们穿着颜色鲜明的衣服出门的时候会将大量寻找栖息地的蚜虫吸引到身上了。
等到了秋天,随着光照周期,温度以及食物等因素的改变,雌性蚜虫开始生出雄性后代进行有性生殖,产出可以越冬的卵来度过冬天。
另外小伙伴们应该也注意过,吸引小飞虫的衣服往往是鲜艳的黄色。这是因为不同昆虫对不同的光有偏好,以蚜虫为例,波长550-600纳米的黄光最容易吸引蚜虫。除了蚜虫之外,蓟马和蚋等昆虫也会受到黄色物体的吸引。
黄色粘虫板 来源丨某购物网站
利用昆虫的这个特性,在农业上经常会针对不同昆虫采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来防治害虫。
不仅是展开翅膀飞行,蚜虫甚至还能利用风进行远程迁移,因为体重极轻,它们可以被风吹到数千千米外的地方。一些种类的蚜虫就被认为是利用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了塔斯马尼亚岛。
3
蚜虫还有一件让你讨厌的事
在很多树下(尤其是国槐树)总是有一些黑色的水滴状印记,有时候还会有“雨点”一样的粘稠液体滴下来,走过去的时候还会感觉地面黏糊糊的,停在国槐树下的自行车和汽车上也都有很多黏糊糊的液体,这些现象的罪魁祸首正是蚜虫。
我们前面说到蚜虫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来生活,但在汁液中能够被蚜虫利用的含氮物质浓度非常低,所以蚜虫要吸取非常大量的汁液才能养活自己。好在汁液是在植物体内的压力作用下自动被压进蚜虫的肚子,它们喝起来毫不费力,只需要消化就可以了。
被蚜虫消化利用之后的液体会被它们从直肠排出,这些液体被叫做“蜜露”,因为其含糖量非常高,甜度甚至能达到砂糖的一百五十倍!当一株植物上的无数蚜虫一齐“万尿齐发”,甚至会产生类似下雨的壮观景象。
对于很多昆虫来说,富含糖分的蜜露却是天赐的“美味”,例如蚂蚁就会有意识地收集蚜虫的蜜露作为食物。
从蚜虫身上采集蜜露的蚂蚁 来源丨pixabay
一些种类的蚂蚁甚至会采集蚜虫的卵帮助其越冬,并有意识地“放牧”这些蚜虫,当七星瓢虫等蚜虫天敌捕食蚜虫的时候甚至还会遭到蚂蚁的攻击!除了蚂蚁,有的蜂也会采集蚜虫分泌的蜜露来制造蜂蜜。
“放牧”蚜虫的蚂蚁 来源丨维基百科
虽然在很多昆虫的眼中,蚜虫产生的蜜露是个好东西,但蜜露对人类却没啥好处。
不仅污染地面,还会滴落在植物的叶片上,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甚至诱发植物的煤污病……最主要的是,小编已经受够了被蜜露搞得黏黏糊糊的自行车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