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翰林院,原名翰林国史院,朱元璋令其改名翰林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朝翰林院有多少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翰林院有多少人
明朝翰林院,原名翰林国史院,朱元璋令其改名翰林院。
翰林院开始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如拟写诏书、修书撰史、科考官员、陪着皇室成员读书,后来又兼有内阁成员的培训输出机构。
朱棣时期成立了内阁,从皇帝的顾问机构逐渐演变成了国家管理机构,其内阁首辅有了丞相的权利。明朝进入内阁约有170余人,通过尚书入阁110人,通过侍郎入阁24人,这些尚书和侍郎基本都是翰林出身,俗称“非翰林不入内阁”。
洪武十八年前,翰林院的成员主要是举荐和征召,水平参差不齐。洪武十八年前之后,靠科举选拔,逐渐成了文人士子的精英荟萃之地。如一甲(进士前3名)进士可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从六品修撰,榜眼授正七品编修,探花授从七品检讨。二甲和三甲进士中的优异者授无品级的庶吉士 ,经3年的培养学习考试,合格者可正式成为有品级的翰林官。于是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的说法。如历史人物内阁首辅费宏,曾在20岁时以状元身份,进入翰林院任修撰。
翰林院的编制和人员品级如下:
学士,1人,正五品;
侍读学士,2人,从五品;
侍讲学士,2人,从五品;
侍读,2人,正六品;
侍讲,2人 ,正六品;
修撰(史官),无定员,从六品;
编修(史官),无定员,正七品;
检讨(史官),无定员,从七品;
五经博士 ,9人,正八品;
学籍,2人,从八品;
侍书,2人,正九品;
待诏,2人,正九品;
孔目,1人,未入流;
庶吉士,无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