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面书城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对于爱书人来说,搬家要面对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沉甸甸的书,心情复杂,有些书感觉用处不大,却又不忍舍弃,但毕竟空间有限,非舍不可时,却往往留下不少遗憾。也有些书当时觉得很好,非留不可,时过境迁,最发现确实用处不大,徒占地方。 先说说那些遗憾。 家里放的童书,往往是舍弃首选。这些书品相差,又没人看,似乎没有存放价值。
但我家却有不同的意见,当我准备把这些书统统处理掉时,大洋之外的一个电话叫停了。儿子在国外求学,按说这些书对他来说,更没什么实际用处,但他却不让动,要求保存好,就连上中学时的作业本也不让丢掉。这让我很纳闷儿,这些书量大,很占地方。但儿子偏要留作纪念。想想也有一定道理,也只好“从命”了。 不过,既使这些看来价值不大的小书,也有例外。譬如一个红色小本子《元曲三百首》(图一),中华书局“中华传统诗词经典”系列,却跟其它的儿童读本不同,明显溢价了,如果处理掉还真是遗憾。还有杨玉英的《论语分主题阅读》(图二),讲的是一种新的论语教学方法,这本书竟然比其它《论语》读本溢价还要多! 另一遗憾,是丢掉了建国初期搞宣传用的小白皮书,这些书放得久了,品相也差,觉得也没什么阅读价值,干脆处理掉。事后看,这个想法是错的。
近些年逛书摊,发现这些书挺多,估计有不少是“搬家”处理的。细看就会发现,有些书己经成了“宝贝儿”!前些天在地摊上买本《论持久战》(图三),上网一搜,75年版的,八五品在百元以上,51年版的,八五品也达到三五百元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共产党宣言》(图四)、《列宁论国家与革命》(图五)等,也都溢价不少。想想这些书当时很常见,感觉很俗套,总觉得价值不大。其实不然,一是这些书的内容本身是有价值的,二是书出得早,存量越来越少,价格就上来了。
别看这些书品相难看,千万不能轻易丢掉哟! 也有一些书,搬家时觉得是好书,是必留的。但现在看,确实价值不大,徒占空间,应该及时处理。 一是一些励志类书,大多属于心灵鸡汤类,没啥大的价值,没收藏必要。 二是,多种形式解读“国学”的书。一段时间内,出现“国学”热,各种“国学”版本层出不穷,以至泛滥。这些书确有名家精品,但有些书根本没有保留必要,现在处理时,一两块钱都没人要。 三是跟时事相关的书。这些书是根据当时情形出版的,在当时确有价值。
但时过境迁,对当前没什么指导意义,己无大的价值。像《中国高层新智囊》等,是当时的时代产物,时间一过,便无价值。前些年对《在北大听讲座》(图六)系列,非常感兴趣,一期一期地买,现在开了网店,上架时查查市价,发现几乎“一文不值”了! 当然,有些书是带着感情的,是一个特定时间的特殊阅读记忆,不管市场价值如何,都是要保留无疑的。
像一套四册蔡尚思题《资治通鉴》,是上大学时积攒几个月生活费买下来的,带在身边数十年,几乎成了“传家宝”,这套书恐怕要终身为伴了,无论搬到哪个家,都将留在身边。 还有一些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自然不忍舍弃。 象中华书局文白对照《史记》、岳麓书社《续资治通鉴》(图七)、线装本冯梦龙《智囊》(图八)等,这些大部头,是精心购买的,又是经典,再怎么放也不会贬值。
只能升值。像《续资治通鉴》,己溢价数倍了。 由于喜欢历史,读的多了,便有了买丛书的念头,喜欢读葛剑雄先生的书,下决心买了一套十册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图九),这套书分十个部分把古代制度讲透了,很值得收藏。《资治通鉴》难读,买了一套柏杨白话《资治通鉴》,解决了文言文难读、古代一些称谓难懂等问题,这套大书自然要留。
喜欢建筑类书,发现冯骥才先生出了一套丛书,为了呼吁保护各地濒危古建筑,出版一套“古风系列”古建丛书,这套书分老祠堂、老门楼、老牌坊、老会馆、老戏台等八册,把各地需要保护的濒危古建筑全部纳入其中,介绍得很全、很细,也可能若干年后,有一些难以再见到了。当时觉得这套书有价值,就想方设法收集全套。这套书市场存量本来就不大,想信越保存就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