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卤味的前世,应该从“卤”与“盐”的关系说起。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熬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后世尊崇其为“盐宗”。
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首先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从此有了洋人。盘古开天地,东方人认为女娲创造了人类,女娲是华夏人的母亲。三皇五帝,有稽可考,我们的祖先炎帝与黄帝,五千年前已开始用海水煮盐。上个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仰韶时期的煎盐器具,仰韶时期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正好印证了祖先的煮盐之说。
愚者妄作遐想,既然煮卤熬盐源自仰韶时期,卤味的启蒙,是不是也可以假设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呢?
中国烹煮最早的记载是在商朝时期,那时候人类渐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对于原始社会的很多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性,必然会沿袭。《礼记·表记》记载,起源于黄帝时期的殷人崇拜的是“命”和“尊神”文化,崇信鬼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问苍生问鬼神,事无巨细都要请示占卜,礼仪用乐、甚至用多少乐工,也常常要卜问神鬼才能决定,祭祀成为头等大事。
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猎来的,极为宝贵。所以,肉食主要为祭祀服务。
《周礼.庖人注》有:“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我们的祖先,开始养的牲畜,叫畜,将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称之为“牺牲”,古汉语里的“牺”与“牲”是有区别的,“牺”指毛色纯一的祭奠用牛,“牲”则是指供祭祀用的全牛。但在祭祀活动中所用的“牲”,又不仅限于“牛”。南朝太学博士顾野王撰写的《玉篇.牛部》称:“牲,三牲:牛、羊、豕。《易》曰:‘用大牲,吉’谓用牛也。牛称大牲,则牲不惟牛矣。”三牲、五牲、六牲经常见于经典记载,为什么单独称牛为牲呢,因为牛最大,所以牲字用牛旁。意思是:实际上古代的牲,并不只有牛,所以才有三牲、五牲、六牲这样的说法。《周礼.天宫.膳夫》有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注说:“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可见,这些都可以叫牲,不只是牛。
《礼记·王制》:“诸候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什么是“无故”呢?《盐铁论》说:非膢臘不休息,非祭祀无酒肉。
意思是:不到节日不休息,不是祭祀不吃酒肉。
汉朝法律曾明言, “酒食以食厉王,明其子与妻妾同居者,皆不得酒肉也”;《汉书·霍光传》也载, “昌邑王道上不素食。菜无肉食也。言王在道常肉食,非居丧之制也。”因此,当时的肉食也成了身份象征。以至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肉干,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
如是,庖人们多在祭品的烹煮上大显身手,一来求得祭祀者的庇护,二来祭祀活动结束以后,祭品是要拿来分食的,是否美味,完全靠“打牙祭”人的点赞。鲁迅在《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二》中说:“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後,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庖人烹煮祭品离不开鼎,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传说由黄帝轩辕氏而始,为大禹所兴,大禹姓姒,名文命,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鼎在最初的用途主要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自从青铜鼎出现,鼎又多了一项祭祀神灵的功能,三代及秦汉,历史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鼎还是用来彰显权力的象征,《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将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纷来阳城献“金”,金即青铜,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即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青铜,铸造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周代的鼎分为三大类:镬鼎、升鼎、羞鼎。镬鼎形体巨大,多无盖,用来煮白牲肉。升鼎也称正鼎,是盛放从镬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羞鼎则是盛放佐料的肉羹,与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鼎是用来煮食物的器皿,随着祭祀的需求,鼎越铸越大,可以烹煮整羊、整猪、整牛。
说到鼎,我们湖南人也有自已的骄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出土了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四羊方尊是中国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9年,湖南省宁乡县黄材寨子山,惊现商代后期佳作“人面方鼎”,鼎体呈长方形,立耳,四柱状足,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体装饰,面部较为写实,特征突出,十分醒目。表情威严肃穆,高颧骨,双眼圆睁,眉弯曲,唇紧闭。双耳肥大,上饰勾云纹,下有手爪形纹饰。地衬云雷纹。腹部四角有外凸的扉棱,并带有齿状凸饰,使形体庄重而富于动势。足上部饰兽面纹,也饰扉棱,与腹部呼应,下有三道弦纹。耳外侧饰阴线夔龙纹。整个装饰层次丰富,清晰精致,主题鲜明。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湖南相继出现震惊中外的商代大鼎,足以昭示湖湘人卤味的历史文化,起码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
《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神农氏是新石期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司马迁的《史记》,综合炎帝神农氏的有关史料,对其生平予以概括和记叙,具体到湖南,亦有两大骄傲:
一是湖南郴州的安仁县,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白石仙岭上有个神农殿,是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炎帝神农而建造的,此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神农的母亲是江口人,居住在白石仙岭上。神农从小聪慧过人,助人为乐,他走遍郴州的山山水水,尝百草、制百药,替广大百姓祛病疗疾,制耒于耒山、拾嘉种于嘉禾、种五谷于骑田之阳、教民耕作于江口。每逢涝雨,神农挥手在天空划个圈,暴雨即停;每逢干旱,神农手掌向天,大雨即至。
2005年,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制作的《走遍中国,郴州》专题片,曾详细地介绍了神农殿。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江口乡、保和乡及邻近苏仙区乡镇的众多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到神农殿拜祭、祈福。
二是湖南株洲炎陵县有个炎帝陵。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位在南方。……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自陈营都于鲁曲阜。……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纳奔水氏女,曰听夭,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皇甫谧讲得十分明白:葬在长沙炎帝陵的是中国第一代炎帝,所谓“长沙”即今炎陵县。之后《补史记﹒三皇本纪》、《路史》等诸史籍均持此说,未见史籍中有其它说法,亦未见有史书对此提出异议。
自汉代起,祭祀炎帝遂成习俗。宋乾德五年建陵后,香火不断,炎帝陵业已成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自从神农尝百草,国人对中草药逐渐有了认识。药膳则是在药理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中草药与食物相配,采用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是药材与食材适量配比而做成的美食,是中国传统的药理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国人主张“药食同源”,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卤味的属性恰好符合了药膳的基本特点,选用适量的中草药材,与食材相结合,不但强调了色、香、味、形、意,而且还注重了营养价值。一款好的卤味,既能对人体产生良好的营养作用,又能激发起人们的食欲。
“近水楼台先得月”。既然神农尝百草在湖南,湖南人的秉性“敢为天下先”,势必也会是最先认识药材,最先尝试将药物与食材的相结合,湖南卤味从此开始。
湖南邵阳的武冈,是中国卤菜之乡。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遣卢、侯两道入东海求仙丹。两位道士自知无法炼出长生不老丹,只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逃到武冈,就地取材,采用宫廷饮食配方,结合炼丹技艺,卤制豆腐和肉食,由于口味独特,卤制方法逐渐传入民间。
古人选用药材烹煮食物的初衷,是利用药材的芬香,祛腥臭、避秽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药材除了可以增香解腻,还具有保健功能。譬如八角,通过卤煮不但令食物香以诱人,而且还可以健胃、驱风、镇痛、调中理气、祛寒湿,治疗消化不良和神经衰弱等功用。
《吕氏春秋·本味篇》:“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
早在秦代以前,桂皮作为肉类的调味料,就已经与生姜齐名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桂皮具有能够重新激活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从而大大加快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每天适量进食,对Ⅱ型糖尿病可能起到预防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生姜的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
民间有故事说: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顺手一拔,带出根茎,放在嘴里咀嚼。过不多久,肚子咕噜作响,泄过之后,顿作精神爽。神农原本姓姜,即将长尖叶草的块根取名“生姜”。寓意其神奇作用,让自己起死回生。
花椒,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说明中国的先辈们,三千年前就已经在利用花椒了。古人认为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腥毒,辟邪气。历朝历代,宫廷里都有用花椒渗入涂料用以糊墙壁的“规矩”,这种房子被称为“椒房’,是给宫女住的,后来就以椒房比喻宫女后妃们的住所。
卤味的特性就在于包容性强,选材容易。在生活的实践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荤的、素的,贱的、贵的,几乎是无菜不能卤。尤其是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之后,为卤味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天上飞的,譬如说癞蛤蟆想吃的天鹅肉,成功演变成了潮汕的卤鹅。一个极品老鹅头居然卖到1800元,可见卤味的魅力神功;东北有个冷拼叫“天上人间”,卤飞龙鸟配酱驴肉,装盘大气、誉意深刻。借“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吉言,俏走东北大地。
地上跑的,”从古至今,祭祀用的全羊、全猪、全牛,卤煮日臻完美,烦不赘述。愚以为,大小祭祀,司空见惯、最为经典的乃是卤猪头。如若再有,就要数祭品遗留的下水了,内脏也好,脚蹄也罢,庖人们穷尽技艺各显神通,终于成就民间的最爱,若论吊足胃口,莫过香卤猪蹄与红油牛肚。
水里游的,常见的有卤鱼、卤虾、卤蟹。几年前笔者在江苏泰州,糟卤系列的美味竟然吃上了瘾,糟卤蚌壳、糟卤虾子,糟卤牡砺。当然啰,现如今最为时尚、红遍夜市的,当数长沙的辣卤小龙虾。
长沙的大街小巷,热卤则最能体现卤味的包容性与选材的多样化,一锅卤水煮得香气四溢:卤香干、卤菌子、卤韭菜、卤湖藕,卤海带,卤田螺,真正做到了无菜不卤。
难忘鲁迅先生在《孔乙己》小说里描述的小酒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文中所说的“盐煮笋”、“茴香豆”,可称之为素卤,是鲁镇“短袖帮”们嗜为平常的下酒之物;“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所谓“荤菜”,不外乎卤猪头肉、卤鸡爪之类,是供“穿长衫”的“阔绰人”,慢慢地坐喝。
大凡古装戏或经典著作,刻画英雄豪杰,进酒店通常都会大声吆喝:“切二斤熟牛肉,烫一壶好酒”,一眨眼的功夫酒肉已上桌。这里喊的熟牛肉即卤牛肉。行走江湖之人性子急,叫酒菜若有迟缓,不掀翻桌子才怪!卤味恰恰顺应了这种需求,早早备好,响应食客招呼,随到随切,干净利落,客人惬了意,店家也高兴,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于是乎,熟食卤味成了招揽顾客的招牌、酒店攀比的手段。楼堂馆所,卤味讲究装盘,片薄似云,拼图如画,展示的是刀功,彰显的是才艺。街边小店,虽然少了讲究,却多了快捷,卤味改刀入盆,放少许蒜末、少许香油、少许卤汁,撒点葱花香菜,向天簸三两下,装盘上桌,一样获得满堂彩。
概括卤味,有四大特点:
一是容易量化。所有主料、配料、调料,均可精细到克。材料可控、火候可控、时间可控、品相可控,这对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严格执行了量化标准,操作严谨,一丝不苟,产品的口味相对稳定,基本上可以保证批次的一致。
二是容易复制。什么是复制?就好比版画,只要母版刻好了,接下来一张一张的拓印,省工省时,基本不会走样。菜与菜如此,店与店皆如此。
三是容易流通。以前买卤味,店家操刀,麻利飞快地切好,用张荷叶一裹,拎起就走,携带甚是方便。所以车站、码头,卤味最为热销。现在进入高科技时代,塑料袋包装、纸盒包装层出不穷。郴州临武鸭、常德酱板鸭借势行俏全国。特别是武冈卤味,真空包装,2009年成功打入美国及东南亚市场,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四是包容性强,容易形成品牌。餐饮千万家,几乎家家都有卤味,由于技法不同,配方各异,制作工艺有简有繁,食材选择从俭到奢。百家百味,绝无雷同。
领衔“著名中国小吃”的茶叶蛋,辅料仅用茶叶、八角、花椒三味。鸡蛋放入沙锅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将鸡壳敲裂,花椒、八角洗净,茶叶用洁净纱布裹好,连同鸡蛋一并下锅,加绍酒,酱油及适量开水,用旺火煮1个钟,即完成伟业。
上海的“城隍庙奶油五香豆”,为“郭记兴隆五香豆店”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首创,小业主郭瀛洲称该豆添加了五种一般人所不知的香料制成,遂称“奶油五香豆”。接下来不出十年,五香豆即成为上海特色产品,沪语有“勿吃城隍庙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之说。奶油五香豆之所以成名,其实是受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老板引进了国外流行的奶油香精,国人尚无见识,顿时声名鹊起。
距上海百里之外的绍兴,茴香豆本为寻常小食,经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妙笔生花,声名显赫,居然成了地域象征,城市名片。
茴香豆虽然制作简单,却也蕴含有道理,优选干蚕豆作原料,在水中浸泡沥干,入锅加适量的水,急火煮15分钟, 见豆皮周缘皱凸,加入少许茴香、桂皮、山奈和适量的食盐。文火慢煮,使味从表及里透至豆肉,待水分基本煮干,离火即成。虽然口感不及五香豆那般干香,却也别有一番韵味,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香味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
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著名特产”的道口烧鸡,出自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道口烧鸡创业于清朝顺治十八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成功的秘诀是采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成品色泽鲜艳,味道鲜香,且具有一定的食疗和保健功能。制作道口烧鸡有两大法宝,一是造形,“形如元宝,口衔瑞蚨”,颇受消费者青睐;二是一锅老汤,据说传承超过百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依旧没有断火,卤味浓郁香醇,令饕餮者垂涎欲滴。
兴义张有口大锅,一次可以卤煮一百多只烧鸡。为避免表皮破损,味道不均,鸡的摆放相当有讲究。压上八十公斤的重石,令所有烧鸡全部浸泡到卤水之中,才会“味透至极”,这也是兴义张在多年的制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传舜帝南巡经过湖南郴州的临武,亲临田间地头,教民耕种。舜帝有感于百姓的淳朴和生活之艰难,赐予羽毛一片石头四个,百姓抱石伏羽七七四十九天,孵出了四只美丽活泼的小鸭,为了有所区别,舜帝在鸭子的颈上又钦点了一圈白环。“临武鸭”应运而生,世代相传。
舜华临武鸭依托优良的品种,独特的配方以及大机器生产的优势,科学管理、批量生产、机械包装,成功打造出了号称“临武鸭天下”的中国休闲食品品牌,产品畅销全国。2008年3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建文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同月,“舜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二千多年饮食文化的潮汕卤水,发轫于秦,形成于唐宋。潮汕卤水之所以功成名就,其奥秘在于精选中草药多达二十几种,色、香、味、形尤为讲究。最为重要的是其关于“医食并重,养身健脾”的理论,记载于中国古代最早医书之一的《黄帝经》,因而扬名四海,誉满寰中。
笔者寻来一张潮汕卤水配方,权当管中窥豹。
一、潮汕卤水用料
香料:八角15克、三奈10克、桂皮10克、肉蔻10克、豆蔻10克、香叶15克、小茴8克、草果10克、丁香5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蛤蚧1只、南姜150克、罗汉果2个、香茅30克、良姜20克、蒜头30克、干葱头15克、芫荽头30克。
汤料:老母鸡1只、棒子骨1500克、带壳桂圆150克、猪肥膘肉250克、蒜薹300克
调料:精盐75克、料酒50克、鱼露10克、白糖50克、味精15克、红豉油30克、生抽500克、老抽250克。
二、潮汕卤水做法
1、老母鸡宰杀治净、筒子骨敲断、桂圆破壳,一并放入汤锅,注入清水5千克,大火烧开,撇净浮沫,转小火熬制成原汤,捞出锅中的老母鸡、棒子骨、桂圆;
2、原汤倒入卤锅,将八角、三奈、桂皮、肉蔻、豆蔻、香叶、小茴、草果、丁香、陈皮、砂仁、白芷、良姜、甘草、蛤蚧等用纱布包成香料包,放入卤锅。添加南姜、罗汉果、香茅、蒜头、干葱头、芫荽头,调入精盐、料酒、鱼露、白糖、红豉油、生抽、老抽等,上火熬制约1个小时至充分出味,即成卤水;
3、将需卤制的原料经初加工处理后,放入卤水锅。另将猪肥膘肉切成片,蒜薹切成节,一起入炒锅中炒香,加味精起锅倒入卤水锅中。大火烧开改小火,直至将原料卤熟。
*禹为了巩固王权,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涂山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