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3年上映的《起风了》,是宫崎骏的封笔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喜欢设计飞机的日本少年追梦的故事,中间穿插着二郎与菜穗子的爱情故事。它是宫崎骏作品中唯一一部写实的作品,因其发生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此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一部分观众认为这是反战片,另一部分认为这是在美化战争。
那么,这部影片到底讲了什么主题呢?以下我将从三点进行论述。
《起风了》主角掘越二郎是有原型的。他在二战期间设计了零式战斗机,这曾经是日本海军的主力战斗机。宫崎骏将这样一位设计了战斗机的二战民族英雄作为主角,是引发观众质疑的最大原因。
NHK拍摄的《宫崎骏特辑<起风了>1000天的记录》介绍了他写在笔记本上的这样一段话:
“创作一部以制造武器的人为主人公的电影,对此的疑问,在我自己和创作人员中都有过。正义无法得到保证,梦想在时代的扭曲下变形,苦恼无法解决却只能生存下去。这样的命运,难道不是生存于现代世界的我们的命运吗?”
在宫崎骏看来,《起风了》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他意并不在此,他并不想真实还原、再现崛越二郎的人生,而是为了通过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梦想被时代裹挟这一要素,去映照当下每个人梦想所遭遇的困境。
影片中二郎做了很多的梦,宫崎骏通过梦境的形式,将二郎的命运、人生选择展示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潜意识的伪装,是愿望的达成。其实这也是一种隐晦表达真实想法、作出预言的表达形式。
影片一开始,年少的二郎做梦,梦见他乘着自己制造的飞机飞翔于天空,眼见蓝天白云、绿水沃田,突然从厚厚的灰色云层中出现了怪异巨大的飞艇,投下数颗炸弹,二郎坠落,惊醒。这个梦意味着二郎设计飞机的梦想将会被战争破坏,他作为个人的命运也会被时代裹挟。
在第二次梦境中,二郎梦见了卡普罗尼伯爵——一位意大利的飞机设计师,他跟二郎说道:
“飞机并不是什么战争工具,也不是什么商品,飞机是个美梦,而设计师就是致力于是这个美梦成型的工程师!”
在这个梦境中,二郎最终确立了自己设计飞机的梦想。
卡普罗尼伯爵在一战中设计过一款飞机,“利用了当局的好大喜功,但这样的飞机在战争中根本派不上用场。”宫崎骏对卡普罗尼设计的飞机一直情有独钟,秦刚教授在书中对宫崎骏的态度做了这样的阐述:
“在创作《起风了》之初,他通过分析卡普罗尼的设计,认为卡普罗尼并没有在‘一战’期间真心协助军方,反而不顾军方对性能的要求,执着于追求视觉之美,从结果上反而干扰了军方的意图。”
卡普罗尼伯爵在二郎的梦境中相当于领路人的角色,卡普罗尼伯爵与二郎一样,都有着设计飞机的梦想,但却生逢战时,不得不服务于军方。但是,他们对于飞机的理念却是“飞机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在不得不为军方进行飞机设计时,也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
卡普罗尼与二郎在梦境中讨论自己设计的战机时,都分别做过“能飞回来的,一半也没有”、“最后没有一架飞机能平安返航”的表述,个人的梦想在时代的洪流中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它被时代所沾染、利用、破坏,成为“被诅咒的美梦,最后被天空吞噬得无影无踪”,这正是宫崎骏想表达的:当美梦被时代裹挟,是无力亦悲哀的。
二、“清醒的虚无主义”宫崎骏曾在访谈中提出要以“清醒的虚无主义”看待世界,清醒的虚无主义,不是要求大家去击破什么,毕竟在历史和时代洪流面前,个体的力量太微弱,但当身不由己时,不随波逐流,能时刻保持一份清醒的认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二郎对自己所处的境地是有清晰的认知的。比如二郎与本庄就轰炸机进行交谈时,二郎问道日本跟谁打仗,本庄答道:“中国,苏联,英国,荷兰,美国”,二郎听后说道:“日本会灭亡。”二郎认识到了“日本会灭亡”的结局,没有被狂妄自大的军国主义冲昏头脑,抱着“日本必胜”的态度去制造飞机。
飞机试飞成功的那天,二郎又做梦了。梦见家乡浓烟滚滚,到处都是飞机的残骸,预示着日本的战败。在这个梦境中,二郎与卡普罗尼又一次相遇了。卡普罗尼问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二郎答道:“有,虽然结局支离破碎。”卡普罗尼称赞了他的零式战机,二郎说“它们一架都没有回来”。
从一开始接下设计战斗机的任务,二郎就知道日本一定会失败,战斗机试飞成功,他也没有跟着人群欢呼,而是在梦里预示日本即将到来的战败。从始到终,二郎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设计的这款飞机会灰飞烟灭。他是这个混乱的时代清醒的见证者。
二郎与菜穗子的爱情也体现出这一点。当菜穗子从高山疗养院出来,找到二郎的时候,二郎当机立断要菜穗子留下来,与她立刻完婚。他知道菜穗子时日无多,更加珍惜与她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妹妹加代子来看望他们的时候,质问二郎为什么不把菜穗子送去高山疗养院,二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和菜穗子现在都十分珍惜待在一起的每天每夜。”
他对菜穗子的病情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也有着深刻的无奈,在这两种原因的夹击下,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生死有命,能做的只有珍惜两人还在一起的时光。
没有人能够拒绝所处的时代洪流以及生死宿命的安排,清醒的认识之后,在有限的选择范围里做出选择。这即是宫崎骏所说的“清醒的虚空主义”。
三、“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纵观影片,户外的场景,几乎每时每刻都是有风的,不管是二郎与菜穗子相遇的火车上,菜穗子绘画的山坡上,还是二郎独自行走的街道上,宫崎骏都运用了风的元素,使得整部影片呈现出“流动的”特质,这并不是宫崎骏的无心之笔,而是暗示这是个“起风了”的时代。
在二郎工作的公司和黑川家的墙上都可以看到“天上大风”的牌匾,“天上大风”出自江户时期的良宽禅师,他在孩子放的风筝上写下“天上大风”四个大字。日本作家崛田善卫形容20世纪末为“天上大风,天下骚然”的时代,这也正是宫崎骏对于这个时代的感悟。
宫崎骏曾在《起风了》即将正式进入制作阶段时,召集吉卜力创作人员,对于这部影片这样阐述道:
“我们在物质和时间上,都不得不生存于紧迫之中。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创作童话,讲述少女如何生存了。《起风了》要讲的,是狂暴的时代之风已经吹起,狂风大作,而我们只能生存在这种状态中。这部影片,必须成为我们自己对于时代变化的回答。”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这句点睛之语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在影片开场,宫崎骏就将这句话放在了荧幕上。这句话出自崛辰雄,也就是二郎的第二个人物原型。他是日本小说家,有同名小说《起风了》,二郎和菜穗子爱情故事就来源于他与妻子节子的真实经历。
“努力生存”一直是宫崎骏在影片中传达的关键词。在宫崎骏宣布引退的记者会上,他再一次提到了这个令他永志难忘的词语:
“我所尊敬的作家崛田善卫最晚年的随笔集《正因为虚空的虚空》里,引用了《旧约圣经》的传道书中的这句话:‘凡你手所当做之事要尽力去做。’这句话非常精炼又易懂,因为是崛田善卫写下的,我感觉他好像是在说‘你脑子不好,所以我再给你写一遍’,所以我一直把这本书放在手边。”
在影片中,宫崎骏用了很多细节来表现二郎的“努力”:与同学吃饭的时候,吃到鱼骨,他会想到鱼骨的流线型可以运用到飞机上;二郎去看病重的菜穗子的火车上,一边哭一边计算公式;好不容易去东京看望病重的菜穗子,只见了十几分钟,他又赶末班车返回工作单位,不耽误第二天的会议……对于梦想,对于“手所当做之事”,他全力以赴。
在影片最后,二郎的梦境中,卡普罗尼伯爵又出现了,他问二郎“你这十年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二郎郑重其事点了一下头。
这个时代“起风了”,我们唯有努力生存。宫崎骏选择在他的封笔之作中传达这样一种价值观,不得不说是一种温情的教谕。
《起风了》与宫崎骏以往创作的作品不同,他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映照当今这个时代,揭示了个人梦想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提醒我们,即使身处时代洪流,也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个“起风了”的时代,而我们唯有努力生存。宫崎骏一如既往地在影片中倾注了温情、成长、反战等元素,让观众获得了审美体验与关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