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篇关于小苏打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科普文章,基本都在讲一个道理:小苏打既能防治病虫害,还能增产,讲的有理有据,逻辑上也都说的通。但是小苏打真是这样的万能神器吗?
有种植经验的朋友都不难发现,我们在平时管理农作物的时候,不管是为了防治病虫害还是为了增产,用的基本都是对应的药剂或者肥料,在科普文章中被鼓吹的小苏打,则很少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而小苏打更多的用途仍旧是在厨房。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小苏打的这些作用:
防病效果难如人意真菌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主要障碍,在细菌、病毒等侵染性以及非侵染性病害里面,真菌的种类最广,危害也最大。多数的真菌喜欢生活在偏酸性的环境里面,而小苏打是强碱和弱酸形成的呈碱性的化合物,其碱性与真菌适宜生存的环境相悖,一些科普文章由此推断小苏打可以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生产实践上却行不通,因为这个推断的逻辑太不严谨。
喷洒的小苏打溶液浓度是很低的,而且喷洒的量很有限,通过喷洒小苏打对改变病害生存环境的酸碱度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真菌病害的活性但是很难杀灭病菌,如果用作预防病害可能还会有一定效果,但用作发病后的治疗,不但难以发挥作用,还可能因为喷洒小苏打溶液而增加了环境湿度,反而更有利于病害爆发。
科普文章中说小苏打能防虫的主要理由与防病近似,区别在于防虫是在害虫吃了喷洒有小苏打的叶片等植物组织或器官后会发挥杀虫效果,依据是虫子的胃液跟人一样也呈酸性,而小苏打的碱性特点,会破坏害虫的胃,从而起到杀虫目的。
乍一看这个逻辑也没问题,因为抗虫棉杀灭棉铃虫也是这么实现的。但是这个逻辑仍旧在生产上行不通。首先小苏打溶液的浓度低、碱性弱,对害虫胃部的伤害很有效,再者小苏打在喷洒到植物体上以后,残存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被害虫吃进肚子里的量就非常有限。
低浓度、弱碱性、残留时间短、食用量低,四个因素一叠加,小苏打溶液的杀虫效果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大家在生产中很少听说用它来治虫的原因。
科普文章说小苏打能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小苏打在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从而加大光合产物的生产量,继而促进有机养分的积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这个逻辑推理是对的,但是生产上真是能达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甚至单纯用这种方法来增产,性价比会很低,甚至是入不敷出。
小苏打确实在酸性环境下或者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会反应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但如果通过喷洒溶液的形式来达到这一目的,那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极其有限的,对促生长和促增产来说,效果甚至完全可以忽略,增大浓度不行吗?不行,因为溶液浓度一大就会伤害叶片组织。另外,小苏打高效分解的温度,要达到40℃以上才行,显然这个温度会让农作物难以忍受。
再者,现在已经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二氧化碳发生剂,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提升效果和促生长效果要比小苏打好很多。
退一步讲,倘若获取方便又廉价的小苏打,真有这么大功用,恐怕早就被推而广之了。究其原因,还是小苏打防虫治病增产的效果并不理想。
总之,小苏打能防治病虫害、能增产的说法,都是纯理论性的推断,看似可行,实际上都忽略了浓度这一关键问题,而离开浓度谈效果都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对拿小苏打当“神器”的说法,农民朋友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误导。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