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天休息,有时间对日本小学做简短介绍,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文笔不好,还请多多包含,但内容会尽可能贴近真实情况)
1、学校类型
小学分公立、国立和私立三种,公立就是市、街道或村办的学校,日本小学98%左右属于公立性质;国立小学大多是国立大学附属的小学,和私立小学一样需要入学考试和面试,面试时不但面试孩子,还会面试家长。
2019年学校和学生数
2、入学
日本新学期时间与公司财年是一致的,在四月份樱花盛开季,满六周岁后的四月份就可以成为新生。学校每年有三个假期,夏休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下旬一个月时间,冬休在元旦前后两周左右,春假在三月下旬到4月初也是大概两周时间。
世界上多数国家和我国一样9月份入学,日本政府前段时间也讨论过和其他国家接轨改成9月份新学年入学,民意调查想改的比重也比较大,但是这样就会出现和日本政府公司财年的不匹配,另外,切换过程中学生数增加或减少也带来教育资源调整的压力,只能又暂时搁置了。
入学式
3、择校选择
公立学校就是实际居住地所划归学校就近上学即可。
日本战后有两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一次是在47年到49年,每年出生250万以上,第二次生育高峰是在70年代,就是第一次生育高峰那批已经做父母了,每年大概出生了200万左右,从那以后就一直下降,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已经降到86万左右。而日本的公立小学大多是保证生育高峰时建的,所以现在一些小学招不到新生,为了节省教师资源,将部分学校进行合并调整。
我姑娘三年级转来日本时先是在我们小区附近,走路也就二三分钟的小学就读,四年级学期结束这所学校关闭,如今改建成了市民图书馆。五年级就合并到离家10分钟左右的小学校。
日本出生数
4、上下学
学校PTA(家长委员会)提前制定从家到学校的行进线路,在学生上下学必经路口,每天会有社区志愿者(退休年纪的爷爷奶奶,风雨不误发光发热)和学生家长轮流值班,守护孩子安全通过,不需要家长接送。
之前孩子在大连上学时,每天需要接送,学校附近也会因为家长车辆造成交通拥堵,近几年来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
通学路
5、课程
日本小学教育侧重习惯培养、生活能力、兴趣爱好、团队意识等几个方面,学习上追求平均水平,如果学生有报考好的中学意愿,家长就需要在校外针对性报私塾也就是国内课外补习班。
学生可以在班级菜园里栽种应季果蔬,观察成长过程;可以在烹饪教室制作喜欢食物;可以在专门手工工作间完成学科作业,比如椅子、背包、杯子等等。
社会见学方面值得借鉴,除了带学生去博物馆科技馆之外,让孩子们体验水道水净化、污水处理间、汽车工厂、河川边花草鱼虫、传统歌舞剧乐器文化品鉴等,高年级还有机会去其它地区参加农作物播种采收。
手工展示
6、学校午餐
学校食堂中午会提供营养午餐,学期开始前调查孩子食物过敏情况,提前一个月确定菜谱发给家长。有特殊宗教信仰家庭,午饭自备。
学生每周轮流值日,配带专门厨师服和头巾,把班级的午餐从食堂拿到班级并分发给全班同学,原则上不允许剩菜剩饭。孩子们大多喜欢学校午餐,我女儿也是。
学校给食
7、运动会
日本学生家长组成的PTA会日常参与性非常强,非授业期间活动基本由PTA组织完成,目的在于促进老师和家长间的交流。
和国内一样,学校每年会定期举行运动会,不同的是家长甚至一大家族人会带着中午便当去观战加油。比赛项目竞技性的少多数是趣味协同性的,强调团队意识,这样每个人都有参加机会。
组体操
8、家长会
学期结束通常安排个人面谈和家长会,比较有意思的是清一色都是妈妈去参加,来日第一次家长会考虑到孩子妈妈日语还不太好,就请假去了,比较尴尬就我一个爸爸,后来也就入乡随俗让孩子妈妈去。
日本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在孩子教育上以妈妈为主,虽然近年来日本妈妈出去工作的越来越多,但长期形成的状况也不是很快就能改变。我个人认为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是不能缺失的,如今大姑娘上初中,还是我去参加家长会,慢慢的我发现会有两三个爸爸作伴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影响的缘故。(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