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一直被视为唐代诗人的双子星座,韩愈说“李杜文章在,气焰万丈长”,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其中,与李白诗歌中的浪漫气息不同的是,杜甫的诗更着重于现实的民间疾苦,因而更具现实主义精神,也为更多人所看好。
杜甫现存诗歌约有1500余首,各类诗歌体裁都很娴熟,且不乏佳作,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诗歌共有5首,分别是:
一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被编入初中课本,唐诗排名中位列第五。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半部分写在岳阳楼上所见之景象,将洞庭湖浩大的水势与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后半部分抒写自己漂泊四海、贫病交加的困境以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动荡而无能为力的感伤。全诗意蕴丰厚,抒情低沉而自然,显得雄浑大度。
二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编入高二课本,唐诗排名第十五。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述说登高之见闻,并紧扣秋天这一时令,描绘出江边空旷的景象;后四句抒情,描写登高之所感,并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四处飘零的悲哀之情。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是七言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被选入初中课本,唐诗排名第二十八。
杜甫写这首诗的那一年,“安史之乱”刚刚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后,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即兴写下这首诗。诗的前半部分述写自己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表达出自己急于返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酣畅淋漓,故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四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被选入初中课本,唐诗位列第二十九。
此诗为《三吏》之一,写的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杜甫当时亲眼看见蛮横的石壕吏乘夜捉人到战场卖力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时被选入初中课本,唐诗排名第四十一。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江夜近景,刻画出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烘托出原野之广阔;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全诗融情于景,结构谨严,是五律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