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想到啊,2019年的第一次刷屏,就这样给了一头粉红色的小猪。
昨天,一个叫《啥是佩奇》的短视频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虽然这部短片仅仅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预告片,但却被导演张大鹏赋予了超越宣传本身的感动。
这个视频讲述了一个留守老人的故事,在询问孙子想要什么过年礼物时,孙子说出了佩奇这两个字。这让生活在大山里的爷爷很懵逼啊,为此还问了全村的人啥是佩奇,在搞懂了佩奇是个什么东西之后,老爷爷也是很硬核,不去买硬是自己做出了一个送给了许久未见的孙子。
面对这个样子的佩奇,裹上蛋液和面包糠,隔壁的网友都看哭了……(不好意思,跑错片场了)。不过很多网友确实都看哭了,大家纷纷表示想要赶紧回家跟父母团聚了。
其实像《啥是佩奇》这种讲述留守老人故事的电影并不常见,即便是有也很少人听过。
今天我就要给大家推荐一部讲留守老人的电影,不悲情,很欢乐,它就是《孙子从美国来》。
与《啥是佩奇》一样,老杨头也是一名留守老人。儿子多年未归家,有一天却突然带了一个洋老婆和洋孙子,这让老杨头有点难以接受。
不过鸡贼的儿子在第二天给老杨头搞了一个先斩后奏,一大早就带着老婆奔赴可可西里工作,把洋儿子布斯留给了老杨头照顾。
这让老杨头非常犯愁,一个洋孙子留在这里还不懂中国话,爷孙二人大眼瞪小眼对视着。
爷爷犯愁,洋孙子布斯可不愁,作为一个熊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觉得害怕,看哪里都觉得好玩。转眼间就把老杨头的家里搞得天翻地覆,中西文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互碰撞起来。
布斯受不了乡下的臭茅房,爷爷就拿着毛巾给他做了个口罩,点了根香让他拿着进去。
布斯想要吃汉堡,老杨头像《啥是佩奇》的爷爷一样问遍了村里啥是汉堡,最后给他弄了一个肉夹馍。
就这样,爷孙二人在冲突中碰撞出了感情,让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依赖。
《孙子从美国来》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成本只有不到80万人民币的国产电影,即便是现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都是8.4的高分。
片中的老杨头由罗京民扮演,如果你关注国产抗日剧(我说的是经典的剧,不是神剧),应该对这个老头印象深刻。《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父亲,《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郝兽医都是电视屏幕上非常经典的形象。
这部电影其实在表达上与《啥是佩奇》非常相像,所以在第一次看《啥是佩奇》时我一直会有种混淆的错觉,毕竟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如何去面对留守老人?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忘记了最后面的那四个字,于是总是以一种歉意的感觉去对待孤独在家的父母,想着钱到就是心意到。
可游必有方也应该是,出门在外也要经常与父母联系,即便是不能视频,也要经常打电话。无论是《啥是佩奇》还是《孙子从美国来》,在嬉笑中都表达着制作者对于留守老人的关怀,但他们却只是第三者,而作为观众的你,才应该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