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
“在你的每个细胞里。”
在北京生活的人
没有人敢说
自己没喝过密云水库的水
60年前
21万军民夜以继日
两年建成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
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
密云水库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开工典礼誓师大会召开。图片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60年后的今天
它仍在源源不断地
滋润京城
密云水库。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它是北京的水利奇迹
历史上
潮河与白河“桀骜不驯”
水害频发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人民政府制定了
密云水库修建规划
决心治理水患
当时生产能力有限
生产工具落后
打隧洞、筑大坝
几乎全靠人力完成
建设密云水库的情景。图片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建设密云水库的情景。图片来源:宜居密云
新华社关于密云水库正式开工的报道
镐挖手刨、杠抬肩挑
背着百余斤石渣的荆条筐
奔来跑去
靠着21万京津冀建设大军
1960年9月1日
密云水库正式建成
此举创造出
“一年拦洪,两年建成”
的水利奇迹
密云水库。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它是北京防汛的顶梁柱截至2019年——
密云水库拦蓄
≧1000立方米/秒的入库洪峰
30余次
其中最大入库洪峰为3670立方米/秒
累计减淹土地200余万公顷
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北京日报关于密云水库胜利拦洪的报道
今年8月12日
北京迎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为密云水库带来
1210万立方米的“进账”
相当于“畅饮”6个昆明湖
如今北京已形成
“上蓄、中疏、下排”的
防洪排涝格局
密云水库利用库容
拦蓄上游来水
减免洪水灾害的发生
是名副其实的“尖兵”角色
密云水库。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它是北京的战略水源地水资源自然禀赋不足
是北京的基本市情
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
北京供水形势极为严峻
密云水库蓄水量日渐减少
北京晚报关于人民全力保护密云水库水质的报道
为了给密云水库“解渴”
北京构建起水资源统一调度系统
3座水库集中输水15.4亿立方米
2014年底
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江水
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京
成为北京市民的主力水源
2015年9月起
江水入库
密云水库蓄水量逐步增加
并转型成为城市战略储备水源
现在向北京城市供水的水量
仅为过去的64%
南水入密云水库。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2019年10月
密云水库蓄水量
一度接近27亿立方米
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
如今密云水库
已累计为京津冀地区供水
390多亿立方米
其中向北京市供水
近280亿立方米
年均供水量6.5亿立方米
相当于每年供应20多个昆明湖的水量
它是北京的生态绿屏障如今的密云水库水质
始终保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
库区内建有8.5万公顷水源涵养林
林木覆盖率达90%
构建出一幅
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的优美画卷
密云水库。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密云水库管理处林业管理所
所长宋秀瑜说:
近几年专家们在水源涵养林中
曾发现复叶槭、白桦、白杜等稀有树种
这意味着经过封育保护
这里的乡土树种进行了自然更新
生态环境更加稳定
密云水库管理处
鸟类观测小组成员孙威威说:
目前水库里的候鸟有数十万只
包括淡水鸥、大小天鹅、白鹭、
苍鹭、鸬鹚、各种秋沙鸭
等100多个种类
密云水库的鸟类。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欣/摄
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边的密云水库边,随着水位上涨形成的大片湿地中,栖息着数千只来此过冬的野鸭、大雁、灰鹤、野鸳鸯等各种鸟类,千百只水鸟飞翔在水库上方,场面十分壮观,资料图。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摄
60年来
密云水库
从“靠水吃水”到“保水护水”
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的生命之水
今年
密云水库将正式实施
《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
通过“上游保水、护林保水、
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
等五大行动
综合采取18项措施
进行保护再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生态文明思想
大力践行“两山”理念
努力走出一条
保水富民、绿色发展之路
更彰显出水库生态效益的优势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提供坚实保障
它对北京人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是
美食基地
↓↓↓
乘凉胜地
↓↓↓
摄影师的取景地儿
↓↓↓
老法师“打鸟”的地儿
↓↓↓
见证爱情的地儿
↓↓↓
储藏记忆的地儿
↓↓↓
甚至还是……
“小妖怪”的后花园
↓↓↓
对你来说
密云水库意味着什么?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苏越 叶晓彦
图片:王海欣、北晚新视觉网
监制:童曙泉
编辑:苏越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