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人文习俗丰富多彩,然而只有春节是全国同庆的大日子,而且持续之久,基本可以从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送灶王爷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才结束,差不多二十天的日子,都是在年味的氛围中度过的。
虽然,时间改变历史的进程,很多历史民俗习惯在移风易俗,保留下来的显然比摒弃的要少许多,同样有很多都是传承了数千年之久。
又因为地域环境的不一样,东西南北中的人们,又各有各的差异。在南北一家亲的概念下,其实今天很多内容已经趋同了。
与其说是趋同,倒不如说是老一辈人的离去,使得传承短暂的无法接续,网络的普及后,又有好事者传递很多地方习俗在网络上普及,就使得大部分年轻一代人,想获取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从网上来的,网上来的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地方色彩就不明显。
所谓地方色彩,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强势文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建立在经济或者物质充沛的基础上。流行元素都是如此。
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沧桑,其实所有文化,都是每一个朝代的繁荣所沉淀下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文化自信简直说不走,当然那些年没有是因为,我们遭受的外侮和苦难,那是腐败无能的清府所造成的。经过百年的浴血奋斗,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还是所有先烈和国人共同努力来的,而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和传统,也越来越被我们重视。
话说回来,新年头的规矩最多,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从除夕到初四,规矩太多,很多人觉得不自由,好在今天到了初五,就舒服多了。因为,之前的规矩到了今天就是送年了,所以叫做破五,破除初五前的那些规矩,这样该干嘛就干嘛去,自然要轻松许多。
第二就是除了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还有就是送穷神和接财神的日子,你说让人高兴不。
这个送穷神还大有来历,据宋代陈无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颛顼高辛时,这个五帝之一的天子,生了一子,不着完衣,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意思是说,黄帝的孙子颛顼有一个孩子,身材矮小羸弱,喜欢穿破烂的衣衫,父母给他新衣服也要弄烂了再穿,所以人们就叫他穷子。后来穷子在正月过世,人们就把这天称作“送穷日”。
这可能是关于正月初五送穷最早的说法了,百姓们也把这天称作“赶五穷”,民俗中从大年初一开始,家家户户是不能倒垃圾的,要把家里所有东西聚起来,也叫“聚福”到了初五送穷这天,再把垃圾全部丢出去,叫送穷土、送穷灰、送穷气。
其实从心理安慰来说,这是大家希望的坏的全走开,好的留下来。
送完了穷神,自然还希望财神来到我家门,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介绍了一位收藏家叫王元宝,他的发迹历史,这也就是说的拜财神和迎接财神的来历。
他就是拜了财神爷才发家致富的。后来,王元宝发迹之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财神爷。家里供奉的是财神爷,商号里祭拜的是财神爷。大家看到他这么好,原来如此,就跟着他学习。一起拜起来,这样就习俗传开了。
财神爷能不能一拜就发财不知道,但是有一点,一个心理暗示,积极地去努力奋斗,自然更有动力了。
初五到了,年假也还有一天多了,好好努力奋斗吧,我们虎年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