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网手机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谁(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2024-11-22 04:34:56  网址:https://m.xinb2b.cn/wenda/news1512.htm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谁(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谁(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返岁月,越不过岁月的那条河,走不完时光的那条路,以为会就此舍弃,笔下早已疏浅的文字,可有些放下只是暂时的遗忘,抬头,那一轮渐次圆满的月,穿越星河天际,落在我的眼里,水中的倒影,是镜花水月,还是花间梦事?又是一年月圆,浪漫红尘,依旧独善其身,安守小城。我不惧悲喜离合,却怕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想翻起宋词,看见那些来来去去,合合离离的身影,眼眸会情不自禁地湿润。总为这世间的花草山石,渔樵溪水,牵系一生,那河中自在的鱼儿是我的前生,那天边飞翔的鸟儿是我的后世,不管这样的情缘是真是假,还是我妄自猜测,今生,注定与山林落叶,晨风晓露,结下了说不清的因缘。

去年中秋,写下疏淡文字,以作记忆,如今,春去秋来,柳绿残枝,那些花间梦事,皆已随风远去,成了尘封的女儿红。都说,上等的陈年佳酿,封存得越久越显香醇,我想把这如诗一样的酒永远地埋藏下去,没有期限,无意间忘记,即使烂在泥土里,也不开启。若有一天我乘鹤归去,远上白云间,而它依旧完好无损,我会托梦给来生的那个我,在明月中秋时,完好取出,为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增添几分诗意,几分喜悦。


人间情,纷尘缭乱,而世人执念最多的莫过爱情。情乃穿肠之物,一半是毒一半为药,就如同生与死,谁又能轻易做出决定,那一次转身,那一次送别,一个微笑,一滴眼泪,足以叫人心绪波动,寝室难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世人的眼里,苏轼应当是豪迈洒脱的,是旷达高远的,殊不知从古至今,每一个洒脱的灵魂内心深处,皆曾有过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柔情如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也曾有过令他撕心裂肺的疼痛,只是,对于胸怀博大,志趣高远的苏东坡而言,旧日的生离死别都只是一味良药,苦涩过后,消瘦孱弱的身体,又恢复了往日的健壮。风雨能使一个人学会珍惜晴朗明媚的日子,复杂艰难的经历使他学会了夜饮东坡醒复醉,学会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所以,苏轼这个名字便多了几分豪迈豁达,如同江河之水,奔放豪宕。

人说,宋词是忧伤的,它会让一个人更加的多愁伤感,其实,词是清淡的,其间包含了豪迈与婉约。伤感,只是因为没有寻见那阙能让你一见倾心的词,如同那个随你海角天涯,不离不弃的人,有时候遇见远比相守来的情深缘重。词,有时如一杯酒浓烈醉人,那些幻想借酒消愁的人,永远不会醒来;有时则如一杯清茶,那些甘于简单宁静的人,轻易得到了清醒和透彻。世事纷芜,云松雾海,走过未必放下,不去岁月又会将原本安排好的命运,交付何人?是否我们不来,故事便不会开始,我们不走,故事便不会谢幕?假如真的如此,又还会有谁在意月圆月缺,人聚人散?

1076年中秋,时年41岁的苏轼,因思念远方的弟弟和亲人,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此时的他身居密州,正是秋风冷落时,与其弟子已有长达六七年不见。我们总将心中的愁绪,怪罪于风景旧物,以是它们让我们本就残缺的心支离破碎,其实,对与错,事与非,谁又能评判得一清二楚,那轮明月,千年不语,顺应年轮,按时残缺,又何曾伤过你我分毫?他知道人生在世,不得意事十之八九,他不怪那轮圆月,牵起他的思恋之情,他有他的辛酸泪,它也有它的泪阑珊,同在一片天空下,何不趁今夜,举杯对饮,共度良宵。


我向来独自行走,一个人栖居,月缺月圆,并不能掀起我多少旧事,一个独处的人,早已习惯了聚散分离,人来人去,江水过往。我不许诺,我只想默默地安守庭院,做一个没有风情的男子,不懂世俗,不恋冷暖,不争朝夕,生命起时醒,命运终时悟,风来雨去,烟轻云淡。悲欢乃寻常之事,既已尝过百次,应当明白珍惜比感怀更具意义,所以在这日益减少的生命里,请学会且行且珍惜,无论此刻你是身处天涯,孤身一人,还是花前月下,与家人团聚。

推开轩窗,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无从知晓?但我知道广寒宫里,吴刚和嫦娥,又迎来了相见的机会,她们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如那轮清澈明亮的月,恒古长存。岁月如刀,削去的最后都成了记忆,有的消失无踪,有的流转千年,依旧声名远播。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一说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类果品相继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便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也有历史学家说,起源于隋末唐初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唐军在这一天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月饼,并作为军饷,成功解决了因大量吸收隋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直到北宋年间,才正式将八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不管真相如何,我更喜欢那些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玄宗故事”。我也曾是个多情的人,虽向往着禅院钟声,静深流水,晨钟暮鼓,但到底还没有到断绝尘寰的时候,翻开书卷,我亦是为情所困,寻求解药的伶人,人生来去一场戏,你方唱罢我登台。愿岁月知我心意,在明月残缺之前,将你送来,待曲终人散,我便陪你离去,从此海角天涯,相伴无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夜深夜暗,明月依旧,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结束这场相聚,我不愿为一个结局,而苦思无眠,因缘有定,苏轼早已在千年前就将结局写定,又岂容我一个寻常男子随意更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间没有十全十美,世事皆有残缺,古人既已告知,我们理当从容接受。我想,当时的苏轼,一定是早已看透,才会想要竹杖芒鞋青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梦醒来,那些零散的片段,皆已寻到了自己的归所,圆满谢幕。月已消散无踪,又到了背上行囊离去的时候,秋雨绵绵,时光走远,希望,来年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港湾,是归人,不是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