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饹馇,又称咯扎,是唐山的名吃之一,在玉田、迁安、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广发流传,是百姓逢年过节、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流传着“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饹馇,是一种用豆面做的薄饼,切成块后可以熬菜,炒菜或炸着吃,很久以前由遵化马兰峪人始创。清代在此建东陵后,守陵人将这一特产送进皇宫,引出了“慈禧赐名”的趣味传说。
据说,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上桌的菜,最多只夹两次就要撤下。又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溜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便询问菜名。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请老佛爷赐名。”慈禧边听边吃,两口过后,太监刚要撤下,谁知慈禧没吃够,说了句“搁着吧”。太监误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遂说:“老佛爷赐此菜名为‘饹馇’”。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其实,饹馇原本是当地百姓粗粮细作的产物。遵化盛产绿豆,人们便将其磨成豆瓣,经过泡水、去皮、打浆、去渣等步骤,做成浆状的面糊,在上锅摊成圆形面皮,一张清香诱人、韧性十足的饹馇便做成了。
现在,饹馇已经成为深受唐山人喜爱的美味:醋溜饹馇、焦溜饹馇、玻璃铬渣、炒饹馇、烩饹馇、炸饹馇,以饹馇为原料的菜品多达二十余种,摆在餐桌上,形状各异,色美味香,深得各地食客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