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偌大的城市之中,总要有一些具有人情味的市井弄堂来弥补高楼的疏离感,西门老街就是其中之一。
西门大街建立于明朝,是从西门进入丹阳城的主要通道。过去的县衙门在西门,丹阳东南西北门数西门最繁华。
从谷口街进入,先过三思桥。虽然这里叫三思桥街,但一般来说,三思桥也是西门老街重要组成部分。
三思桥,原名叫慎思桥。桥脊上,那杂树掩映中,一块石板上有着模模糊糊的阴文楷书——“慎思桥”,而且留有题款。
从三思桥下来进西门大街,首先看到警钟楼,它是过去的城西救火会。往通俗说,就是旧时候的消防大队。
左拐就是西门大街,2003年被列为丹阳文保单位。所谓的大街,也就三米左右宽。
往里走先看到“福音堂”,记得小时候周末经过,都会听到里面传来礼拜的歌声。据说它原来是家豆腐店,先改成“光学仪器厂”,后来才变成“福音堂”,不过现在福音堂也搬到北门去了。
西门幼儿园,便是旧时丹阳老县衙所在地。
再往前走,一些老店铺跃然眼前,棋牌室、服装店..只有旁边斑驳残旧的水泥墙面在提醒路人这里隐藏着旧时光。
走在西门大街上,两侧又有很多小巷伸出,构成了当年城市的平面图。
随意从一个小弄堂里进入,蜿蜒向前,走到尽头看到铭牌才知道,这是个文保民宅。
民宅里已被驳蚀的砖瓦,缠绕头顶的乱电线,依然有着最曼妙的姿色。
时间在这里大肆破坏,碾碎砖土,却不能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废弃的电线、镂空的窗户成了天然晾干,拖把、衣服随处可见。
老宅里的藤椅太有年代感了,仿佛依稀还能看到往日老宅的主人坐在藤椅上闲谈的身影。生活的柔情,总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里。
在宅子里纳凉的老奶奶笑呵呵地说,这房子已经有100多年了。老一辈的人都在踏实的守着光阴过日子,不知情怀为何物,却在漫漫长夜中,为我们保留着最后的老街旧事。
从老宅出来,顺着河边往东走,就是土桥了。有个老大爷在钓鱼,很佛系,愿者上钩?
老巷是一个“回”形结构,从另一家老宅穿过,顺着小道蜿蜒而出,便又回到了这条“大道”。
再往前走几步从65弄进入,是被列为丹阳文保单位的 “林家大院” ,民国18年(1929年)建。
虽然年代悠久、大院已经历史斑驳,但依然能看出其门窗雕刻精美。
堂门框上方为水磨砖拼图,屋檐四周为仿木结构,院中铺设长条石,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
老宅的特点,就在于共鸣感。尽管是第一次去,但一砖一瓦都仿佛存在于某个儿时的场景里。竹子做成的柜子?知道这是什么吗?
从林家大院出来不远处,一座石坊站立在街中心——正仪坊,为明代所建。牌坊为三门式,上刻“黼黻文明”四字,意即经过此坊时,要衣冠整齐,注意礼仪。坊上依稀可见“文明”二字,“黼黻”已经看不清楚了。
再往前,这里过去就是聚宝园茶馆,大门已被拆除,里面仅留下“茶馆”两字。
走到街道尽头,有几家小铺在经营着,至此,生活才不会过于空虚。
翻新后的云阳楼气势恢宏,已成如今丹阳一景。
路尽头右拐,又是一家文保单位——胡家住宅。门已经封了。
西门老街的石圈老井、石头门槛、参天古树、木头椽子、小桥流水……都一直在心头铭刻着……
时代不断变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外面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但是这里,依旧保持着最初的静谧。它的内里仍被老一代人住着,生活朴实。
西门老街这一遭走下来,恍然如梦,似乎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话理解又多了几分。
闲暇之时,何不再走一遍老街,放慢节奏,细细品尝这跨越时间的韵味,享受那一份静谧。
版权声明
本文由「 丹阳翼网 」爆料一姐制作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联系微信
kf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