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大约为23727.68千公顷(截止到2019年)。而若论各省市小麦种植面积,那么排名前三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其中,安徽省小麦种植面积,始终在2800千公顷以上。
安徽南北差距很大,这从种植庄稼也能看出来。皖南以水稻等为主,皖北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所以,安徽的小麦,基本都在皖北地区。
以我家乡为例,我家在安徽最北部,靠近淮北、徐州。每年10月中下旬,我们这里开始种植小麦,经历一个冬天,到第二年6月份,就开始收割小麦。6月中旬后,小麦收割完,就要种玉米、黄豆,到10月初左右收获。
每一年,我们这里都这样循环重复。这么多年来,农民收割工具越来越先进,收获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种植的庄稼和时间基本没变。
从我记事到现在,农村对于麦秸秆的处理,有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农民自己使用我记事很早,至今仍记得四五岁时的一些事情,包括收庄稼。那时候,农村基本都是用镰刀收割小麦,全靠人力。
麦子才黄还没熟透,我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麦子割下来后,要放在一边,排成一排。然后,一点点抱在平车里,再拉到提前压平的场地,摊开、用牛拉着碌碡(读音六周,其中碡轻声),碌碡后面还要加一个三角形的石磨,一遍又一遍转圈,这样才能把麦粒脱下来。
有时候打一遍不行,还要再捞一遍,以免有剩余的麦粒没打下来。
麦粒脱下来后,然后就要扬场,让麦子壳飞出去,这样才能得到干净的麦粒。最后,麦粒装入口袋,放在家中,留着吃或者卖掉。
麦粒脱掉后,麦秸秆就要堆在场上拐角,又或者是路边,一点都不能丢,也舍不得丢。因为,在那个年代,麦秸秆至少有三个好处。
其一,麦秸秆可以喂牛。那会儿,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喂牛,因为牛是劳动力,负责耕种。牛平日吃的,就是麦秸秆和草(要用铡刀斩成小段,再拌一些饲料)。
记得有一年,家乡发大水,牛饿得连水面漂着的长长的麦秸秆都吃了,嚼几下就咽肚子里,生怕来不及吃更多。
还要说一点,麦子有两种,通常说的都是小麦,其实农村还种大麦,收获时间早一些。大麦通常都是作饲料喂猪喂牛,因为比小麦秸秆甜,所以常切割、搅碎,用来喂猪。
其二,麦秸秆可以上坟。我们那里有一种说法,认为上坟必须要带麦秸秆,因为秸秆是金黄色的,在那边属于金条。黄金属于硬通货,如果纸钱不能用,至少金条还能用。
其实我个人觉得,估计就是麦秸秆好点火,所以才要带着上坟吧。
对了,麦秸秆还可以造火纸,火纸很粗糙,常常能看到上面有长段的秸秆。在农村,上坟必须带火纸。如果谁家有人去世,也要带着一两刀火纸去烧。
其三,麦秸秆可以烧火。以前农村很穷,没条件用天然气或者煤气灶,家家户户都是烧柴做饭吃。柴禾从哪来?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麦秸秆。
其实,对于那时候的老百姓而言,麦秸秆用处多着呢。
比如盖房子和泥,有时候要在泥巴里掺一些碎秸秆;修补房子的时候,要用到麦秸秆补房顶;甚至一些老人,还会把秸秆放鞋子里面,据说很暖和。不过,也有人用芦苇花暖脚。有些人家穷,甚至床上席子底下,也垫着厚厚的麦秸秆。
正因为麦秸秆用处多,所以大家都舍不得扔掉。有些人家地少,麦秸秆少,甚至会很计较。
比如有一年我跟我爸去上坟,扯了附近路边谁家麦垛子一点秸秆,回来后我爸就跟那家人说了,还表示“以后你们需要,也可以到我家垛子上扯”。
村里有一个孩子,喜欢玩“弹火柴”,结果不小心烧了人家半个秸秆垛子,被他爸妈一顿打,后来又表示“以后你家没柴烧,就来我家弄”,这事儿才过去。
正月十五,我们那流行“撂刷把子”——就是高粱扎成的一束可以刷锅的工具。有一年,几个小伙伴在路上撂刷把子,结果烧了三个柴垛子,最后赔了好些钱。从那以后,我们也不敢玩了。到现在,这个习俗居然没了。
所以,这个阶段,麦秸秆是宝贝,都是被农民自己用了。
第二阶段:丢掉或者烧掉后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收麦子用上了割麦机,脱粒用上了脱粒机,耕地有拖拉机,一些人家里也用上了煤气灶。
不仅如此,由于不需要用牛耕地了,所以很多人也不再养牛。
房子自然也好了,从泥墙草顶,到砖墙瓦房,再到钢筋混凝土的平房,房子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宽敞了。
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自然也好了起来。鞋子好了,床也暖和了,大家不用担心冻脚,也不用担心晚上捂不热被窝了。
这些,直接导致新情况出现——麦秸秆用不完了。
既然用不完,又没人来处理,于是大家都把秸秆推到河里,或者地头的路沟里。这种现象,导致很多河流被污染。
在这之前,农村河流很干净,有些人在里面钓鱼,有些人夏天在里面游泳,甚至还有人在里面洗衣服。
但是,麦秸秆推到河里后,农村的河被污染了,一些人养的鸭子也喜欢在河流捉鱼虾吃。于是,没多久河里再也不能游泳了,更别提洗衣服了。
有人用联合收割机,秸秆直接打碎丢在地里,拉也不好拉,推也不好推,于是直接一把火给烧了。
从我上大学那会,就出现了烧秸秆的情况。那时候,每到6月份,空气污染严重,到处弥漫着灰尘和秸秆灰,而且熏眼,都睁不开眼,睁开了也一直流泪。
大概十年前,鉴于烧秸秆严重污染空气,也容易引发火灾,于是政府开始严禁焚烧麦秸秆。从那时候起,每到收麦之前,就各种标语提示大家,不能再烧麦秸秆,否则,轻者罚款,重者拘留。
但是,农民生活越来越好,秸秆不让焚烧,日常也用不到,又不让堆在马路边,该怎么处理呢?
很快,专业处理来了。
首先,规定联合收割机收割麦子时,麦茬最多留15厘米,因为如果麦茬太高,不好耕种玉米。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继续冒险烧麦茬了。
其次,收割后的碎秸秆,由打草机来处理,打草机直接把这些碎秸秆打成捆,或是长方体(小,每个二三十斤重),或者圆柱体(很大,每个二三百斤重)。
对于这些麦捆,小的可以自己处理,拉到收购点,每个1元钱,一天下来,两个人就能拉一百多捆。大的话一般人弄不动,只能由大机器处理,如果个人找大机器帮忙拉到收购点,那么每个6块钱。
而收集来的麦秸秆,最后统一回收,据说是拉到造纸厂,做火纸或者其他。这样,倒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这几年,我们那里都是这样处理麦秸秆。
这种方法确实很有效,不但麦秸秆得到处理,而且河流不再污染,空气不再污染。再加上现在农村环境也在治理,村村都有公共厕所,以及垃圾桶、路灯等,农村环境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漂亮了。
而且,河流还有人定期处理,保证了河水的干净。这两年,有人钓鱼,甚至又有人在里面游泳了。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