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重耳)
释义: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初出茅庐 (诸葛亮)
释义:东汉末,诸葛亮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他在襄阳住的茅屋,去当刘备的军师。首战设奇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有“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之句(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指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也比喻刚参加工作,还缺乏经验。
图穷匕见 (荆轲)
释义:图:《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七擒七纵 (诸葛亮)
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诸葛亮出兵南方,把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获心服,不再来攻。见《三国演义》。后用以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擒:捉拿。纵:放。
宝刀不老 (黄忠)
释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才高八斗 (曹植)
释义:《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草木皆兵 (苻坚)
释义: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围魏救赵 (孙膑)
释义: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一鼓作气 (曹刿)
释义:《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千金买骨 (郭隗)
释义:《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想招纳天下贤士,郭隗说:“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即近侍)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后“首”多作骨,并以“千金买骨”比喻求贤若渴。
讳疾忌医 (蔡桓公)
释义:也说护疾忌医。宋周敦颐《通书·过二十六》:“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不肯说自己有病,害怕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讳:隐瞒。忌:害怕。
杀妻求将 (吴起)
释义:“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 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 不惜 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 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 不择手段。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