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名字”,是孩子被当作独立个体来看待的一种“标志”,也是孩子身上社会性有所发展的一种“符号”。
名字。虽然不过区区几个字,但是当孩子向父母问道,“你们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父母们才会意识到,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究竟有多重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名字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家长们有必要在取名这件事上多用心,如果随意取一个“烂大街”的名字,难免会让孩子心里有些许的失落和沮丧,而且还会引发一些尴尬的情况。
人们刚习惯“梓涵”,没成想“新方式”取名悄然成风,老师:有点头疼此前,有网友在网上爆料自己班上的学生“重名”的实在是太多了。
有一天自己在走廊里,喊班上一名叫“子涵”的学生,结果有4个学生回头喊“老师好”,除了他真正想叫的“子涵”,还有“梓涵”、“紫涵”、“子寒”。
这位作为老师的网友,一时间哭笑不得。
在这条帖子下方,网友们评论的画风也很搞笑:
“女孩叫‘梓涵’,男孩叫‘浩轩’,这大概就和上一辈的‘建国’、‘秀英’有异曲同工之妙吧!”“当老师的也确实不容易,同学名字倒是容易记住,但是却很容易记混,看学生的花名册时感觉好像在玩连连看!”
不过,当大家刚习惯“梓涵”“浩轩”这些名字频繁出现的时候,老师们又发现了90后、00后家长们给孩子取名字的“新流行”方式。
有网友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有了新的“重名”方式,比如说班上有3个叫“张杨”的小朋友,仔细一问,原来这个3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爸爸姓张,妈妈姓杨!”
对此,网友们称,“这种取名方式也太省事了,除了张杨,还可以有刘杨、李杨、白杨……”
虽然拿父母姓组名字的方式很“新颖”,但是老师们却也觉得很头疼无奈,毕竟对于常见姓氏组合来说,重复出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不得不说,在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上,家长们还真是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不但没有“标新立异”,反倒成了“烂大街”。
父亲 母亲的组合取名方式,虽有“纪念意义”,但却给孩子带来了“麻烦”
(1)容易重名,徒增烦恼
名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如果遇到重名的情况,难免会因此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老师在上课点名的时候,这不仅让老师觉得为难,也会让学生们感到混乱。
当孩子长大后,这种重名带来的尴尬就更明显了,比如说排队挂号等等。
(2)格式统一,有些乏味
父亲姓 母亲姓的组合方式,虽然具有意义,但是结构太“简单”了,只是将父母的姓氏组合到一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这种统一而固定的格式,这着实有些太“投机取巧”了,会让人觉得缺乏内涵,有些乏味。这不仅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于自己不够重视,也可能有重名困扰。
(3)组合奇葩,招人嘲笑
如果父母一味地跟风,执意选择用父母姓来组成孩子名字的话,那么当父母的姓氏组合不大“合适”的时候,这就会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比如说,父亲姓“魏”,而母亲姓“朱”,那么这种组合就有些不那么“合适”了,在生活中孩子难免会因此而受到他人嘲笑。
父母取名,容易进入这几个“误区”,常见的“思维定式”要改正
(1)“复杂生僻”的名字,看起来有“文化”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名字看起来更有文化一些,于是会选择一些不常用的“偏僻字”,或者是一些笔画较多的汉字。
虽然这看起来确实够复杂、有难度,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却让孩子们很“崩溃”。因为这种“复杂”形式的名字,常被写错读错,也增加了孩子的书写困扰。
(2)只顾“寓意”深刻,却忽视了“读音”
汉字本身有些独特的韵律美,因为读音的相似而衍生出来的谐音,也是汉字发音中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
当家长过于执着于名字寓意,而没有意识到“谐音梗”时,那么最终孩子名字的呈现,就有可能出现寓意深刻但是谐音肤浅的尴尬。
(3)追求“与众不同”,而过于“标新立异”
虽然名字有独特性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父母过于追求独特而过于“标新立异”的话,那么孩子在使用时也会出现“不接地气”“水土不服”的情况。
比如说,之前有宝爸致敬某网游,而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显然这多少就有些过于“奇葩”了。
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从诗词歌赋的字词找灵感
诗词歌赋中的词语,运用起来有一定的美感,家长们在取名的时候参考诗词歌赋中的字词,不仅会让孩子的名字更加有意蕴美,而且也很有内涵。当孩子介绍自己的名字是从某句诗词中取字词的,这显然会让人觉得“确实很有文化”。
▲从内涵和读音多角度考量
当父母在考虑名字内涵的时候,也要结合读音,朗朗上口的名字更加方便他人记忆,并且读起来也更加顺口,同时父母也要注意,给孩子取完名字先别急着确定,试着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地读几遍,避免发生歧义。
所以,在家长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一定要多加考量,“投机取巧”的取名方式并不适合。父母们把对孩子的祝福和期待都写在了名字里,相信这也是一份父母给予孩子的珍贵礼物。大家在取名这件事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分享呢?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