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南三环外,历经三年半的建设,全新的丰台火车站终于落成。这座铁路枢纽的亮点颇多,587米长的中央光庭,不仅改善了采光通风问题,还将候车厅用自然光分成南北两部分;建筑风格虽然简洁,但细节处处蕴含着北京元素。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座车站已经具备运营条件,将择期开通。今天(4月12日)下午,记者也在丰台站进行了进出站的全程体验。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这座车站外的下沉广场和一些周边路网配套设施仍处于施工阶段,部分进出站通道暂时不能启用,乘客出行时需要格外留意现场的指示标识。
丰台站已具备开通条件
走进丰台站,记者看到,这座车站的施工已全部完成,一些工人正在对一些细节区域进行保洁作业。记者了解到,丰台站目前已经具备开通条件,将择期开通。置身车站内能感受到非常开阔的视觉体验,在高铁站台层,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天气好的话,透过玻璃幕墙,往西可以望到西山,往东能看到丽泽商务区,还能远眺中国尊。
置身车站内会有非常开阔的视觉体验。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丰台火车站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民国时期,它是京张铁路、京汉铁路及京奉铁路的连接站。新中国成立后,丰台站成了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1956年3月建成的丰台西站分流了丰台站的货运和编组任务,但丰台火车站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直到北京西站于1996年竣工,“抢走”了丰台站大批的客运和货运任务,使得丰台站地位功能大大下降。2010年,丰台站停止了客运业务,2018年,丰台站改建工程暨新丰台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北京丰台站是我国首座采用高速、普速重叠的双层高架车场的大型客站,双层结构设计有效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站房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总规模为17台32线。北京丰台站建成后将给北京西站等车站分流,承担京广高速铁路、京港台高速铁路以及丰沙、京原、京沪、京九普速线和北京市郊铁路等多条线路始发终到作业,与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北京铁路枢纽深度融合。丰台站建成后,还将无缝衔接10号线和16号线这两条地铁线。
站房共分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局部设有夹层,从上至下分别为23米高铁站台层、19米高架车场出站厅层、10米进站及候车层、地面进站集散厅及普速站台层、地下一层普速出站层和地铁换乘层、地下二层地铁站厅层、地下三层地铁站台层。
如果用乘客更能理解的角度来解释,按照功能分区,丰台站是一座“四层结构”的车站,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其中,三层为高铁站台层,高铁列车在此层停靠,高铁旅客出站也是直接从这一层进入下行流线;二层是旅客候车层,普速列车乘客与高铁列车乘客都可在此处候车,其中,普速列车乘客在中间区域候车,下行一层就可以乘坐普速列车,东西两侧为高铁候车区域,乘客上行一层就可以乘坐高铁,这一层的东西两侧有商业夹层;一层也就是地面层,这一层也是普速列车的站台层,普速列车在此停靠。这一层中还有南北两处宽敞的进站大厅,但由于站前下沉广场目前仍处于施工阶段,开通初期从地面步行进站的乘客暂时还不能从大厅正门直接进入,需要从车站东南侧的一处连接公交场站的临时通道绕行;地下一层则是普速出站层和地铁换乘层,同时还设有快速进站大厅,方便临近发车时间的旅客进站乘车。
丰台站二层候车大厅已装修完成。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亮点1:车站融入北京元素,设计简约但氛围感强
丰台站作为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建筑,建筑形态风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外观设计上,契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处理手法,采取三段式布局形式,方正的建筑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中央建筑高起,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间采用柱廊,屋檐出挑深远,将建筑充分融入城市周边环境。
在丰台站内随处能看到北京元素,钟鼓楼的壁画、马赛克形式的北京风貌图景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车站内设置有很多北京元素的特色壁画。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室内结合公共艺术中的出站流线设计,充分体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在装修材料选择和装饰图案应用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视觉导向。现代简约的处理手法与钢结构、玻璃幕墙、陶板和ETFE膜等新材料的应用,体现当代“工业风”。站内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顶,加以传统建筑的整体形态概念,实现古韵新风。
高铁站台层施工体现“工业风”。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丰台站设计负责人马辉表示,丰台站实现了容纳多种功能但设计简约的初衷,因此建筑语言上也尽量选择颜色、结构统一的形式。室内装修呈现简洁高效的“工业风”,遵循简洁、多样、统一、连贯的处理方式,将各文化设计理念通过相协调的形式进行二次组合,使空间效果形成梯次变化,有序呈现。但为打破冰冷的感觉,还加入了一些暖色的灯光和色彩,并点缀以绿植的设计,让空间更加温馨美观。
上层是车场,下层是候车厅,如何避免振动问题?记者了解到,丰台站应用了不少吸音材料和玻璃丝棉,用以降低噪音和振动。“去年普速车场已经开通,经过实际测试发现,能有效降低噪音。”马辉说,在降低能耗方面,空调、采暖也都有特殊的设计,原则就是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而在经常有冷风侵入的区域则针对性增加地暖的布设。
亮点2:大量使用自然采光,屋顶还有太阳能板
丰台站的设计中,绿色低碳是一大特点,这在采光方面有很好的体现——虽然层数很多,但站台、站厅采光依然不错。
例如,高铁站台层就大量采用了自然采光的模式,天窗和太阳能板间隔分布,确保白天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入站台。而车站屋顶上铺设的太阳能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00万度,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通风、客运电梯及冷库等提供绿色能源。
不只有头顶的采光天窗和太阳能板,就连高铁站台层的地面上也有为了便于采光而进行的巧思与设计,“我们通过光导管的方法,把站台自然光通过反射原理引入候车厅,也起到了节约照明用电的作用。”马辉说。
中央光庭将自然光引入车站,并将车站从空间上分为两个功能分区。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不过,丰台站将自然光用到极致的设计还要属将车站“一分为二”的“中央光庭”。相比建设阶段的效果,全部落成以后的中央光庭不仅起到了空间和视觉上的分隔作用,“通过中央光庭改善高架候车厅采光问题”的设计思路也基本得到了实现。
据了解,这道东西向587米的中央光庭用自然光将候车层分隔成南北两个部分,大厅的顶部也采用了玻璃透光带的设计,而这道中央光庭,宽18米、高23米,高挑的空间和自然光的结合,让整个候车厅的空间感大幅提升。
中央光庭将自然光引入车站,整个候车厅的空间感大幅提升。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对此,马辉介绍,基于双层车场结构特点,设计更注重空间形态的连贯表达。建筑空间中既存在挑高的南北进站大厅和中央光庭,又存在平整的候车区域。在高架车场和普速车场之间设高架候车厅,中央光庭的设计,改善高架候车厅采光问题。在南北进站大厅、高架站台雨棚、钢管混凝土独立柱、中央光庭等位置,采取暴露结构的处理方式,使得丰富的空间形态具有统一的视觉感受。
【体验】
一些通道暂未开启,进出站要看好引导标识
今天下午,记者在即将开通的丰台站进行了进出站流线的全程体验。目前,丰台站具备多种接驳方式,包括地铁、公交、私家车等途径。
其实,丰台站的进出站模式与北京南站类似,其中地上二层是车辆落客平台,通过匝道与城市道路连接,从东西两侧进站;步行抵达车站的旅客则可通过南北两处进站口从地面进站集散厅进站;如果是乘地铁抵达的乘客,则直接从站内的换乘通道进站。
丰台站目前已经具备运营条件,将择期开通。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但必须要提醒的是,目前,这座车站外的下沉广场、周边路网等市政配套设施仍处于施工阶段,一些进出站通道暂时不能启用,乘客出行时需要格外留意现场的指示标识。
在进站时,如果是乘坐地铁到达丰台站,可以选择地铁10号线在丰台站下车,目前丰台站与地铁站的连接通道已经修建完毕,位于地下一层,这一层也是地铁换乘层。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开通的是临时地铁换乘通道,未来随着16号线的建成投入使用,还会启用正式的换乘大厅,届时,10号线、16号线都将接入丰台站。公交方面,相关配套也正在建设阶段,不管是进站还是出站,未来,乘客都能找到清晰的引导标识。
如果是乘坐私家车或出租车抵达丰台站,则可以从万华街与桥安西路路口处进入匝道,上到丰台站的二层落客平台,也可以通过连接着西三环的匝道进入二层落客平台,根据引导标线驶入平台后,就能清晰地看到各种车辆的临时停车指引。旅客下车后,送站车辆随即就可以根据引导标线驶离。需要停车的话,则需要从丰台站西侧驶入地下,运营初期丰台站仅开放西侧地下停车场,未来,东西两侧的地下停车场都将开通。
丰台站二层候车大厅。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出站的模式基本与进站的模式相似,如果是乘坐高铁的旅客,出站时就需要下到一层或地下一层离开,其中一层可以换乘公交并连接路网,地下一层通往出租车候车区、地铁以及地下停车场;如果是乘坐普速列车的旅客,由于普速出站层在地下一层,如果需要换乘公交,则要上行一层。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