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一切都需要秩序,有了秩序才有了条理,有了条理才能有系统。正是由于有了各种各样数不清的内在或外在的系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才能够延续和发展,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排序。
用什么来排序呢?一般是用文字来表示数目。比如我们汉字里就有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等表示数目的汉字(见于《孙子算经》记载:“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穰,万万穰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英语里有从ONE到TEN,以及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等表示数目的单词。至于数字使用的符号,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统一了,即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并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的一种科学记数法。
那么在阿拉伯数字一统世界之前,或在排定某些特殊顺序的时候,除了文字还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顺序的符号呢?西方各国采取的方法是以其拼音文字的字母符号顺序来表序,比如说英语里的从A到Z。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伟大而独特的文字,它各个独立,没有顺序。如果不使用数目字,难道我们就无法表序了吗?这当然不可能!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很早的上古时期就创制了一套完善的特定汉字符号表序组合法,并赋予了它极为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伟大的“天干地支”符号系统。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干地支”。
天干的符号有十个,即“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符号有十二个,即“十二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它们通常也被简称为“干支”。根据《辞源》里的解释,“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传说它们是黄帝的大臣大挠氏创制的。隋朝萧吉撰的《五行大义》一书中说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还有,相传为战国时赵国史官所著的《世本》里也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我们姑且不论,反正干支很早就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自商王上甲微之后,每一位商王均用天干为谥号,比如说一代圣主商太祖商汤就谥“天乙”,最后一位暴君商纣王就谥为“帝辛”。另外,在实证方面,我们殷墟出土了甲骨卜辞数万片,几乎每片上都刻有干支。这些都说明起码早在商代,干支就已经被祖先们广泛使用了。
我们直观地从表面上来看干支系统,就能发现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天干和地支不仅符号和内容不同,而且它们的基数也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天干是十进位的,而地支是十二进位的,它们不是一一对应的。
而且,天干和地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但组合不是任意的,须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干支配合,天干每循环六次,地支每循环五次,可完成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即从第一个地支“子”去配第一个天干“甲”成为“甲子”始,两两递进相配,至最后一个地支“亥”去配最后一个天干“癸”成为“癸亥”终。具体如下:
01 甲子11 甲戌 21 甲申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丑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52 乙卯
03 丙寅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上面就是一个周期,从“甲子”始到“癸亥”终,一共六十种。
还有重要的一点,干支是分阴阳的。就其本身而言,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就它们各自而言,它们按各自排列所在序数的奇偶来分阴阳,即奇数位为阳,偶数位为阴。这和八卦《周易》等蕴涵的阴阳理念完全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就是: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在干支组合的时候,要遵循阳干和阳支相配,阴干和阴支相配的原则。请看上文的六十甲子表,每一个组合都是符合这个原则的。如此看来,祖先真的是很牛啊。正因如此,所以不可能出现类似“甲丑”、“乙子”这样的阳干配阴支或阴干配阳支的组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完全错误了。
由于这天干和地支的排列顺序是恒定的,所以它们可以用来表序。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这里的“甲”就取其为“第一”的意思。还有咱们中国的小说、剧本里也经常把一些群众角色按照出场顺序称呼为“甲、乙、丙、丁”,笑称“路人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使用的有机物分子名称。比如说我们把含有1~10个碳原子的醇类,分别叫做甲醇、乙醇……癸醇,其他如烷烃、醛、烯等都是如此命名的。还有很多例子,我们就不再列举了。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不仅可以来标明次序,祖先还用它来表示时间和空间。如果用上述的干支组合来纪年,那六十种即为六十年,为一循环周期。所以我们有时也把六十年引申称为“一甲子”。
干支用于纪年传说始于黄帝。公元前二六九七年,黄帝命大桡以干支纪年,定此年为黄帝元年,以“甲子”为始元。往后每六十年为一甲子周期,俗称为“六十花甲”。元运由此开始计,第一个甲子年即公元前二六九七年。这种说法能否采信,笔者不敢妄下断语,因为中国很多找不到源头的事都会归到这位中华始祖黄帝的身上。不过据笔者的长辈讲,这种说法来源于早已亡佚的《归藏》(中国上古“三易”之一,请参见第七谈开篇)一书,应为可信之说。另外,今人天文家李式先先生的论文《论公元前3517年是中国干支纪历的第一个甲子年》,也从旁证明了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确实为甲子年。
有史可查的最早干支纪年是公元前八四一年。这是源于《史记》。
这一年,因不满西周的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平民集结起来发动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一直跑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此事见于《史记·周本纪》。
司马迁大神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於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大意就是说“共和”以前的纪年模糊混乱,所以都只记谱系不记年代,而从“共和元年”开始,历史事件才纪年。 司马迁还说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关于纪年的书籍很多,但是他们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共和元年”以后的历史可为信史,其确切纪年是可以确定的。而且,在《十二诸侯年表》里就给出了“共和元年”的干支,这一年是“庚申”,推算后可知其为公元前八四一年。由于《十二诸侯年表》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年表,所以我们取公元前八四一年庚申年,作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南宋学者吕祖谦在《大事记解题》也评价《十二诸侯年表》道:“首年标岁名,其后唯以六甲纪之,简而易见”。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即公元八五年乙酉年,汉章帝以命令的形式将干支纪年法正式确定为官方纪年方法之一。
干支用于纪月的起源则是“斗纲月建”。
斗纲月建,即根据北斗七星在一年里绕北极星旋转,以其出现在不同的方位来划分月份。也就是《史记·历书集解》里所说的“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古人发现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先秦著作《鹖冠子》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为了使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更密切配合,祖先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具体为:
北方:正北为子;偏东为丑;偏西为亥
南方:正南为午;偏东为巳;偏西为未
东方:正东为卯;偏北为寅;偏南为辰
西方:正西为酉;偏北为戌;偏南为申
斗柄从一个地支方位移动到下一个地支位时,就说明月已经变换了。这就是“斗纲月建”,简称“月建”。祖先是将北斗斗柄在冬至日黄昏时所指的方向(农历十一月)定位为子位的,那为什么把冬至日黄昏时所指的方向(农历十一月)定位子位呢?《尔雅·释天》有云:“十一月为辜”。清人郝懿行进行了解释:“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
用“斗纲月建”来确定一年的第一个月从哪个位置开始,起初历朝并不统一。历史上,汉代以前的统治者在上台时,都要对每年的第一个月作改正,所以我们至今仍把第一个月叫做“正月”。如《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就是说夏朝以斗柄指向寅位为正月;商朝以斗柄指向丑位为正月;周朝以斗柄指向子位为正月。
到了西汉初年,汉武帝下令修改历法,改用了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的《太初历》,重新启用了夏朝以正月建寅为标准的作法。自此,后世无论如何修改历法,也均以正月建寅为标准。所以我们现在的农历(或叫阴历)也常常被称作“夏历”。具体一点,就是: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举个例子来说,正月寅月就是从立春到惊蛰(雨水节气为中气),二月卯月就是从惊蛰到清明(春分节气为中气),以此类推。
至于纪月的天干就需要从当年的天干中推算得出,传统里有一个“五虎遁法”,其口诀为:“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上立,丁壬之年壬来游。戊癸之年在何方,甲寅之上好追求。”很简单,就是说年的天干里有甲或己的,正月天干就用丙,即正月为丙寅月,其余类推,如二月就为丁卯月……;年的天干里有乙或庚的,正月天干就用戊,即正月为戊寅月,其余类推,如二月就为己卯月……;其余如是,年的天干里有丙或辛的,正月天干就用庚;年的天干里有丁或壬的,正月天干就用壬;年的天干里有戊或癸的,正月天干就用甲。
干支纪日出现的比较早,夏朝就开始使用了。商代的干支就是用来纪日的,这个有实物佐证,在甲骨卜辞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天象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蚀、月蚀等记录都是祖先用干支把时间记录在甲骨上的。其大多都类似于“三日乙酉,夕,月有食”这样的记录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干支纪日已经成为史家的正式纪日方法。如《左传》里就有很多类似“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这样的干支纪日记录。根据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根据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研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可推定为公元前七二零年二月十日。我国的干支纪日开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连续不间断的进行了两千七百多年的纪录。有了第一个确定的干支纪日,我们就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推算所有日子的干支了。这个相对复杂,这里就不再介绍推算方法了,大家买本《万年历》一看就能查出来。
干支还可以纪时。这个现在比较常用,比如我们时常会使用“子夜”、“子午觉”等类似的词汇,这就是应用了干支纪时。我们祖先把一天分为了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一个地支,这样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具体如下:
子时 23时—1时;丑时 1时—3时;寅时 3时—5时;卯时 5时—7时; 辰时 7时—9时;巳时 9时—11时;午时 11时—13时;未时 13时—15 时;申时 15时—17时;酉时 17时—19时;戌时 19时—21时;亥时 21 时—23时
那每个时辰的天干是什么呢?这个需要推算一下,最常见的传统方法就是“五鼠遁法”,此法可以通过日干求得时干。此方法在第二十一谈里已有介绍,此节就不在赘述了。
这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干支来记录表达,都用全的话,就是“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四套干支组合,一共八个干支。它们在中国传统术数里是经常要用到的,第二十一谈曾经介绍过的奇门遁甲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外,如果把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像上述那样记录表达,那么这四个干支组合就叫做“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时柱”,这八个干支就叫做“八字”。“四柱八字”可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知道“四柱八字”,再高明的命理师也是无法给人算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