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为新中国成立献出汗马功劳的大将,粟裕的名字一定赫然在列。但令人惊异的是,和其他开国大将正相反,军功赫赫,用兵如神,有军神之称的粟裕,际遇却实在不好。他的仕途几经波折,官职越做越低,最后竟是再不踏入政坛。
鼎鼎大名的十位开国将领里,只有粟裕一个人不是汉族,而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的侗族。他的履历十分精彩,粟裕将军参与过对我党意义重大的南昌起义,他是起义军总指挥部的部长,共事的都是青史留名的将领,其中连长是后来声名鹊起的林帅,营长则是他的一生挚友陈赓。
粟裕祖籍湖南,他早慧,9岁入学,20岁便下定决心,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开始了他辉煌的沙场生涯。
粟裕用兵的高明之处在于,即使队伍处境艰难,他也能临危不乱,使局势反转。
1934年10月,粟裕身在红十军团,职位是参谋长,北上的途中,他们遭遇埋伏,时任军团长的方志敏在混乱中不幸牺牲,重围之下,群龙无首,士气又如此低迷,战败几乎已成定局。
粟裕没有放弃,他调动士气,带领士兵突围,突围成功的只有数十人,以这忠心耿耿的几十号人为基础,粟裕把队伍逐步扩大,最终手下有了一只数千人的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的指挥才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常胜将军,粟裕鲜有败绩。综合来看,他指挥的各场战役剿灭日军数量无人可比,在抗日的同时,粟裕不忘防备后方,粉碎了国军趁虚而入的阴谋。
此时,粟裕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从二支队副司令升至新四军一师师长以及苏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他的才能毫无疑问是和职务相匹配的,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与日军作战,战绩辉煌。可以说,早在日军真正投降以前,其在苏北的势力已经被粟裕铲除殆尽,当地基本得到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更是为粟裕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他统领的华东野战军辗转多个地区,给予国民党沉重打击,剿灭了其多股势力,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粟裕对国家一统所立下的功劳,到此无需赘述。
仕途不顺新中国成立以后,粟裕由战场转向政治场,仕途就不似从前那般顺利,他也曾有过巅峰,官至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更获得了大将军衔,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三年之后,他就遭遇了一些事情,职务也被撤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粟裕也和每个凡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缺点,其中之一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习惯于直来直去的战场,遇事固执己见,容易与人起争执,即使对方是他的顶头上司。
解放战争时,他和陈毅闹过矛盾,分歧源于二人对作战计划的不同观点,陈毅主张外线作战,粟裕与之相反,坚持内线作战。
二人起了争执,但在各自阐述原因后,陈毅被粟裕说服,根据敌我兵力、目前局势等多种因素,也决定先在内线作战。事实也证明了,粟裕决定的正确性。
聂荣臻也曾和粟裕闹过不愉快,聂荣臻时任代总参谋,出于对毛主席身体精力的考量,他决定大小事务先过了自己这一关,再定夺是否向上汇报。
本是好心之举,但对关心基层工作的毛主席来说,却有些不便了。之后,聂荣臻和粟裕一起递交检讨,反省自身不足,可是阴差阳错的,聂荣臻的检讨没有得到赏识,反倒是粟裕被大加赞赏,误解由此而生,不过,两人把话说开之后,又重归于好。
粟裕得罪的人里还有彭德怀,1954年,粟裕根据对现有情况的分析,提出军队编制改革,建议从各个军区划分出一支独立的队伍,受该军区司令的直接调配。
这样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也提高了应急避险能力,可惜的是,彭德怀并不认可这个提议,而他那时可是国防部部长,和粟裕差的何止是一级。
要是换个更圆滑会处事的人,虽然自己坚持的是对的,但大可以更温和地说服领导, 双方也都体面,可性子直率的粟裕没有这些考虑,他直接和自己的上级针锋相对。
身处上级天然具有优势,借黄克诚担任副参谋一事,就将原本属于粟裕的职权生生夺走了一半。打这时起,粟裕的运气就走了下坡路,不顺成了常态,幸好周总理对他多有照拂。
好友直言谁能想到,最后的最后,从战场浴血杀出重围、肩上战功累累的粟裕,不只离开了指挥岗位,更是远离了政坛,投身文职,做起了军事科学院的院长,之后教书育人,再不过问政治。
他郁郁不得志,仕途不顺的原由,他的老战友陈赓总结得很到位。"从古至今,只有两种人不受欢迎,一种是不喜欢迎合别人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功劳非常大的人,你这两样都占了,那必然是非常不好过。"
就像财富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人品,军职也不能作为一个人毕生成就的象征。和他早年辉煌的战绩相比,粟裕之后的政治生涯着实惨淡,但那其中有他个人性格的因素,更有不可否认的时代因素。无论如何,他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大事,一桩桩一件件写在史书上,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很难想象,没有粟裕的披荆斩棘,我们的祖国在成立前会多遭逢那些坎坷。他是个天生的军事家,只是欠缺成为政治家的诸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