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与音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出来”。
1. 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会写“搭、嘴”等13个生字。
2. 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3. 会用一两句话描述动物的外形特点。
4.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要求会写的字:
搭(搭档、搭理)亲(母亲、亲人)父(父母、父亲)沙(沙土、黄沙)啦(哗啦、呼啦)响(响亮、影响)羽(党羽、羽毛)翠(翠鸟、翠绿)嘴(嘴巴、大嘴)悄(悄悄、悄然)吞(吞咽、吞下)哦(哦哦)捕(捕捉、捕鱼)
要求会认的字:
父(父亲)啦(好啦)鹦(鹦鹉)鹉(鹦鹉)悄(悄悄)
啦:①lā 啦啦队 ②la好啦。
词语解释搭船:趁便乘坐顺路的船。
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船篷: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阳光和风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器具。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本文记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词语积累ABAB式拟声词:哗啦哗啦、轰隆轰隆、叮咚叮咚、滴答滴答。
脉络梳理第一段(第1自然段):雨中行船。
第二段(2—4自然段):小鸟搭船。
第三段(第5自然段):理解翠鸟搭船。
第一自然段:“小船”点明了“我”和母亲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沙啦”是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说明雨声冲击着“我们”的听觉。这句话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留心生活,观察细致。“我”坐在船舱里,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注意船夫的穿着和动作。
第二自然段:“彩色”是小鸟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多么美丽啊!”这是作者的赞叹,也是他惊喜之情的流露。“我”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小鸟的外形。
第三自然段:三个问句,体现出“我”对这只美丽小鸟的好奇。这只小鸟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体现了儿童的好奇与天真。
第四自然段:这只小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捕鱼高手。“冲”说明它速度很快,吃鱼的时候是一口吞了下去。“冲”“飞”“衔”等几个动词,体现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表达了“我”的惊叹之情。
第五自然段:“搭”表现了翠鸟的聪明和对人的信赖。这样写,使翠鸟更具有灵性,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作者主要是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的情景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第二自然段从静态角度描写了翠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通过与鹦鹉的比较,突出了翠鸟的美丽。
第四自然段从动态角度描写了翠鸟捕鱼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写出了翠鸟捕鱼的过程。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作了细致的观察。
附带课堂笔记: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语文李老师,介绍语文学习方法,探讨教育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