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宰相词人晏殊,曾写下一首《浣溪沙》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春光美景不能常驻人间的惋惜。这首词不但是晏殊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发展史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之一。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阕描写春天赏景的场面,即景生情,感叹天气、亭台一如去年,然而物是人非,时光不再来。词人从对酒听歌写起,开始的心情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又是一个宁静的黄昏,摆开一桌筵席,听一曲新歌,饮一盏清酒,感受着生活的闲适和美好。然而,这种恬静的感觉很快就被眼前的景物引发的回忆所替代。多少光阴,多少个这样的良辰好景,都在饮酒听歌中悄然过去了,语气中透出了几许怅惘之感。
太阳西斜,景物依旧,作者由此感叹人生是否还能像夕阳那样落而复升,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是否还能重现。名为感叹夕阳西下,实则抒发了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地叹老惜春的情怀。宋祁《玉楼春》词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只是夕阳欲落,又如何可留?
“几时回”折射出了作者的那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忧愁心态。太阳无数次地西落和东升,意味着无尽的人世兴替、岁月沧桑。词人在写景抒情中同时也融入了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探索,创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因而显得内蕴深厚。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历来为人称颂的佳句。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人们称颂它,大多因为它对仗工整、情致缠绵、音韵和谐。
此句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还有一些特别的妙处。而这妙处,就在于情中有思、富于理趣,传达出人们对于美好人生、美好事物和宇宙意识的共通感受,因而能引起不同时代读者的广泛共鸣。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轮回的自然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结句写酒阑人散后,作者带着莫名的闲愁在小园花径上独自徘徊,给人一种凄清落寞之感。词中所抒发的惆怅之味、忧愁之意,强烈深沉而无矫饰之感,自然流露,真实平和,意味悠长。
#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