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南京有个张员外,是全国有名的大财主,号称天下第一富翁,张员外家有万贯,却为人吝啬。东岳泰山有三位和尚,他们听说这件事情。便商量了一条妙计,想前去戏弄他一下。
这一天,他们来到张员外家,张员外把三位和尚让进客厅后,问他们是吃饭呀还是住宿?三位和尚说:“我们一不在贵府吃饭,二不在贵府住宿,我们每人只要一件东西,张员外是大善人,又是天下第一富翁,不知您老肯赏脸否?”张员外这人很爱面子,听和尚夸他是天下第一富翁,便很得意地说:“我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不知你们需要什么?请直说好了。”
一个和尚说:“如果您能满足我的要求,太感谢了。我只要一块布,这块布要和天一样大。”另一位和尚接着说:“我只要和东海水一样多的油。”第三位和尚说:“我只要和泰山一样重的银子。”张员外一听,可难坏了,他哪里有这么多的布,这么多的油和这么多的银子,即使把全部家财卖掉也不够他们一人的呀,急得他坐立不宁,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这时,三位和尚就嘲笑他:“哈哈!想不到您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以后怎么称天下第一富翁呢?”边说边哈哈大笑地往外走。
这时正好张员外的独生儿子走过来,问明他父亲发愁的原因后,很有信心地说:“我有办法给他们,请您老放心,不用发愁。”说着转过脸来对三位和尚说:“你们不要太急,请你们每人各带一件“三不争”来,我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你们没有“三不争”,就不要再来了。”
三位和尚谁也不知“三不争”是什么东西,只好无精打采地走出张员外家。他们一边走一边想办法,找到“三不争”。
不巧不成书,北京有位陈员外,也是全国有名的大财主。三位和尚想,陈员外一定有“三不争”,我们借来用一用不就好了吗?他们三人来到北京陈员外家,说是每人借一件“三不争”用一下,用完后一定奉还。这陈员外也不知“三不知”是什么,说是没有吧,有失他这大财主的面子,面带愁容地坐立不安。这时他的独生女儿从内室走出来对父亲说:“这好办,我家有的是,借给他们是了。”说着,便趴在父亲耳朵上小声说了几句话。
陈员外高兴了,对和尚说:“请三位稍等一下,我马上给你们去拿。”不一会,陈员外从里屋拿来了一把尺子,一个斗,一杆称,交给三位和尚说这就是你们要的“三不争’,三位满意子吧。”
三位和尚拿到这“三不争”后,像是得了什么宝物似的,高高兴兴地来到南京张员外家,对张员外说:“您要的‘三不争,我们带来了,请收下。现在我们的要求该答复了吧。”张员外接过‘三不争”,对要布的和尚说:“给你一把尺子,请你量一下天有多么大,回来后我再给你量布。”接着对要油的和尚说:“给你一个斗,请量一下东海里的水有多少,我再给你油。”又对要银子的和尚说:“给你一杆称,请你称一下泰山有多重,回来后我再给你银子。”三个和尚面带难色,互相看了看,心里说:“这下可难为我们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天量完,把东海水量净,把太山称完呢?我们还是回去吧。”第一个和尚说:“我不要布了。”第二个和尚说:“我不要油了。”第三个和尚说:“我也不要银子了,我们马上就回去。”另外两和尚说:我们不能白来一次,我们去北京陈员外家借‘三不争’,这都是张公子的主意。我们要讨杯喜酒吃,不如你们两家结为亲家,张公子和陈小姐结为百年之好,不知张员外心下如何?”
后来张、陈两家在三位和尚的说合下,真的成了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