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经典故事桥段,摘自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讲的是出身贫寒的范进,十几年如一日参加乡试科考,但屡考屡败,甚至考到老,才中了举人。得知中举后的范进,因为太过高兴,就疯了。尤其是原本瞧不起范进的乡绅地主们,纷纷笑脸相迎,给他送田产、送店铺,以及丫鬟奴婢等。
虽然是小说里的内容,但这一经典描绘,可谓是对明清科举八股取士最直白的明嘲暗讽,甚至被纳入语文教材。
或许有人会觉得,“范进中举”不过是一种夸张描写,运用的是表达艺术而已。
但在这种夸张表达的背后,揭露的是明清年间“举人”这种功名和身份,背后所包含的实际权力。
02科举制的出现与逐渐完善,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方式的进步。朝廷对人才的选拔,不再仅局限于贵族子弟,出身寒门的有才能之人,也有机会进入庙堂,求得仕途。
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也明显暴露出来。
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依靠“考科举”来梦想翻身。但凡能识文断字、寒窗苦读的读书人,都努力考秀才,再考举人。
范进虽然只是个小说人物,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像他一样的人必定数不胜数。
我们都知道,科举考试等级中,秀才比举人低了一级,看似差别不大,但实权却天壤地别。
正如平时影视剧、小说中常常会出现“穷秀才”,却从没听过“穷举人”,而更多的是“举人老爷”这样的称呼。
那么,“举人”这个身份或者是功名,到底有多牛气呢?
03首先,“举人”这个功名,就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单说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编制。但“举人”其他方面的待遇,可比编制还要优厚。
首先,但凡考中了举人,就相当于是当地的“官老爷”。
如果举人有意做官,基本上都能成。而且想继续往上考,去赶考时,吃喝住行产生的一切费用,都可以公费“报销”。
若是不想做官,举人本身的级别,也相当于八九品的官职。尤其是在乡里,更是有妥妥的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一旦成了“举人”,还拥有一项特权:免除赋税。
举人名下的土地田产、钱财店铺,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免去税赋,国家征税时,可以直接绕过举人。
就因为这一点,乡里很多有钱的土财主、豪绅,都会十分讨好与巴结举人,甚至给举人送田产钱财,只为能多免除赋税。
就像《儒林外史》中,着重描写和刻画的那段,范进中举后,乡里原本瞧不起他的人们,纷纷给他田产、送店铺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人们前后的两幅面孔,不仅展现了世态炎凉,更侧面反映了“举人”这个身份的牛气。
在明清时期,“举人老爷”这个称呼,可以说是充分反映了底层百姓对“举人”身份的敬仰与敬畏。就连当地的地方官,若是听说谁考中了举人,也都要来巴结一下、处好关系,办事也要给举人三分面子。
04对于绝大多数的寒门子弟而言,能够穷尽一生考中“举人”,就已经是遥不可及的美梦了。
一旦考中,立马就能鲤鱼跳龙门,一夜翻身。
奔着这个梦想,很多人年复一年,哪怕失败了,纵然生活贫苦,也要咬着牙继续考。
考上举人,才真的堪称是“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举人”的诞生,却并不能为国家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一如疯了的范进,考上已经快要进入老年,对朝堂社稷没什么用。
反而会存在这样的腐败现象——“举人”利用自身的特权,利用公费“薅国家的羊毛”,兼并土地,垄断权力,让士绅阶层盘根错节,更让底层百姓水深火热。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张嵚《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给他送钱粮田产电房》、孙继《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宋代举人群体研究》、高军花《喜剧性的悲剧——也谈范进中举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