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中医方名,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方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为辨证要点。心下即是胃脘,心下痞即是胃痞,是指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导致中焦阻塞不通而产生的一种病证。
图片来源:http://zhongyi.sogou.com
现代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最重要的一个处方,对多种胃部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魏教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化裁来治疗各种慢性肠胃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魏教授认为,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失常,故见反酸、烧心、呕吐,泄泻。
此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生姜7味药组成,按药性分为三组药物,合以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第一组药物为辛味的药物,以半夏、干姜为代表,可辛开、发散阳气,使气机上行,升脾气;第二组黄芩黄连为苦味的药,苦降,可降胃气;第三组药为补益类的药物,人参(或党参)、甘草、大枣,可补脾气,这三种药合用,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从而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各种慢性病。
图片来源:http://zhongyi.sogou.com
半夏的不同功效半夏作为君药,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在本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临床上除了清半夏以外,还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仙半夏等,他们在经历了不同的炮制方法之后,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疗效,临床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
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晕厥、小儿惊风或喉痹肿痛;近来多外敷以消痈肿、除瘿瘤、疗癣痒等。
生半夏 图片来源:http://www.nmgdy.org
法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法半夏 图片来源:http://zycds.com
姜半夏,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增强了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姜半夏 图片来源:http://www.51yuansu.com
清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清半夏 图片来源:http://www.dtxmxny.com
仙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功效偏于清痰开郁、行气理痹,用于治痰证、中风、失语。
仙半夏 图片来源:http://www.tuxi.com.cn
中医在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所以在临床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炮制方法,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