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
北京鼓楼(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罗鑫)“冰糖葫芦”“硬面饽饽”……悠长的叫卖声,将人们瞬间拉回充满烟火气息的老北京时光。
自今年8月底以来,名为“时间的故事”的数字互动体验展落户北京鼓楼,让这座刚刚完成修葺的古老“时间建筑”,以更加亲民的面孔走进现代化的北京。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前后纵置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钟鼓楼里坐落着计时仪器、定更之鼓、报时之钟,凭借高大的建筑形体和特殊的扩音构造,计量和报送了六百多年标准的“北京时间”。“暮鼓晨钟”号令全城,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专家指出,在六百多年的报时历史中,北京钟鼓楼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方式。清初报时方法为报五更(更:中国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皆先击鼓后撞钟,钟、鼓均敲108声。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中国古人用“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三者相加刚好108。
一名观众走进北京鼓楼一层展厅(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钟鼓楼的报时功能废止。上世纪80年代,国家拨专款对钟鼓楼进行大规模修缮,面向社会开放。近年来,北京加大腾退力度恢复文物建筑历史风貌,钟鼓楼经过修缮及展示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
正在试运营的“时间的故事”展览通过沉浸式数字展、交互体验等方式阐释北京钟鼓楼的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地区民俗文化等内容。
“北京钟鼓楼的历史就是北京城市历史的剪影。自元、明、清以来,钟鼓楼周边地区逐渐形成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为城市居民留下温暖亲切的记忆。”策展人贺艳说,策展团队搜集300余张钟鼓楼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十余种曾经回响在鼓楼前的老北京叫卖声,旨在唤醒有关老北京的珍贵记忆。
走进鼓楼一层的中心券洞,当遮光帘升起,灯光暗下来,动态投影在四周墙壁上随节奏变换。循着钟鼓声,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带领观众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时光流逝。
“没想到古老的鼓楼可以这么时尚!”23岁的游客李丹看完沉浸式影片《共鸣》后说。
当影片播放结束,展厅内遮光帘降下,透过中心券洞的玻璃门窗,观众可以南望景山、北看钟楼,中轴线风采一览无余。
鼓楼7个券洞呈“丰”字形分布,高约11.5米的中心券洞横贯东西,南北两侧各分列3个券洞。置身于鼓楼之中,各券洞相互连通,明亮宽敞。“序厅”“北京时间”“时间建筑”“中国时间”“我的时间”“发现中轴线”六个主题展厅以及中心券洞沉浸影厅吸引着游客驻足参观体验。
在“我的时间”展厅,墙面安装的一个个喇叭形听筒旁设置了按钮,按下按钮,便能听到过去种种在钟鼓楼附近的老北京叫卖声。走进“中国时间”展厅,鼓楼曾经使用过的计时器逐一以数字化的方式登场,通过互动触摸屏,碑漏、铜刻漏、时辰香等的精巧构造和计时原理清晰呈现。
在“北京时间”展厅,“声音”成为受热捧的展品。悬于空中的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前,观众们排队体验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在“四九城里听钟声”展品装置前,戴上耳机,轻触互动屏,便可选择神武门、午门、正阳门、永定门等“四九城”里任意一座城门上听到的钟声,感受古时“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的盛况。
“我们通过声学模拟,还原当年钟声敲响时不同点位听到的钟声。钟鼓楼上,钟声浑厚绵长、低回萦绕,沿着中轴线向南,钟声渐弱,各个点位的特点凸显:万宁桥上的钟声伴着流水声、鸟鸣;地安门、正阳门、永定门上,钟声逐渐融入人群车马声中。”贺艳说。
观众在北京鼓楼参观展览“时间的故事”(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发现中轴线”展厅,坐上靠椅,戴上VR眼镜,不用爬又高又陡的木质楼梯,在数字复原中轻松“登临”鼓楼二层,欣赏漫游钟鼓楼周边风貌及中轴线全景。
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2019年11月,北京鼓楼修缮及展示提升工程启动,2021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工。近年来,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两侧,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相继启动,为古老的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