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这个疑问,那就是在中国,电力不完全是绿色能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火力发电,和燃油车相比,环保性并没有太多优势,为何现在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说什么新能源汽车?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系统的来看,而不能只着眼于汽车本身。
电能,可以说是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最为灵活的能源,其产生、转换、传输、应用都拥有巨大的优势。
第一,电能的产生方式多种多样。烧煤可以发电,烧油可以发电,烧天然气也可以发电,同时,燃烧生物质、垃圾等也可以发电,太阳光照可以发电,风力可以发电,海边的潮汐和大江大河的水流都可以发电,常见一次能源几乎都可方便的转化为电能,而化石能源的产生则十分单一,甚至氢能的产生也一定程度上依赖电能,所以,电能的产生是十分灵活多样的,即使现在看上去,煤电是主力,例如2018年我国煤炭的54%用于发电,煤电占了全国74%的电力,但是这个数据正在逐渐变化,煤电占比正在逐年下降。2019年,全球煤电占比36.4%,清洁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加核电)也正好占比36.4%,这是历史上首次清洁能源发电与煤电占比相当。所以,电能不仅来源广泛,且还在逐步清洁化,低碳化,这是各种化石能源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电能的转换非常方便且技术十分成熟。电能与热能的转换极其方便,各种电热元件的成本极低,而且热能本身还可以用来发电。与机械能的转换就是电动机,熟悉电机原理的朋友都知道,电动机和发电机本质上就是一种东西,所以电动机可以看做是电能与机械能双向转换的设备,当做电动机使用的适合,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当做发电机使用的适合,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且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都能保持很高的转换效率,同时,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成本还非常之低,几千瓦的电机几百元就能买到,区区一千元就能买一个简单的燃油发电机组。更为惊艳的是,随着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驱动的控制越来越精细,可以十分精确的控制转速、转矩等,时延还非常小,这是内燃机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电能与光能的转换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天天使用的各种灯具,特别是现在的LED照明材料,都玩出花来了,各种屏幕就是典型的体现。电能与磁能的转换更不用说了,两者本质上都是同一东西,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就是电池充放电的过程。
第三,电能的传输成本低,效率高。仅用细细的电线就可以实现长距离大功率的能量传输,一根手指粗的电缆就能传输几十甚至上百千瓦的能量,这对于其他能量来讲是不可想象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氢能等各种能源的传输都是相当麻烦,要么靠运输要么靠管道,而电能的传输则更为灵活,且全球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网,这个庞大的电网让电能的传输几乎不需要边际成本。
第四,电能的应用方便。电能可以方便的和热能、光能、机械能转换,这就注定了电能可以被广泛的应用,想要热能买电暖气空调,想要光能就买等,想要机械能买各种电动设备,各种家用电器也逐渐替代了一些燃煤、燃油设备,煤改电,空气能,这都是电气化的典型表现。
电能甚至还可以被精细的应用,这就是各种处理器,不论是骁龙888还是Intel I7,他们都是依靠电来工作。当然,虽然光能也可以做成处理器,但是目前技术相对于电能来讲依然远不是主流。
由此可见,电能在灵活性方面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而未来环保、低碳和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只有电能可以达到,所以,以目前人类所知,面向未来的能源结构中,电能是最为理想的媒介,而落实到汽车领域,就是汽车的电气化。
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凡是可以电气化的领域或者设备,都会进入电气化过程:大一点的,火车已经从传统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又到现在的高铁纯电驱动;小一点的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其风靡程度我都不用多说;就连洗衣做饭这些事情也都在电气化,人人家里都有洗衣机、电饭煲、电磁炉……
而汽车电气化以后,其控制更加方便,性能更为理想,排放和环保更容易控制,接入电网就可以补充能量,同时还可以融入电网作为电能的储存设备,例如可以作为光伏、风电等发电方式的储能设备,兼容未来的分布式发电等能源结构,这让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和理想。
当然,电能的优势很多,并不代表它没有劣势,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电能并不一定适用,且电能的大量储存依然是难题,例如远洋货轮,飞机等基于成本、重量等的考虑,纯电驱动并不理想;而目前电能的储存也更多的是依赖相对高成本低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和相对原始的抽水蓄能等低效率的储存方式,这一点电能有时候拼不过煤炭石油,但是这并不影响其电气化进程,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就是典型的例子。
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步一步的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电动机对内燃机的替代也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步子走得快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动力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汽车电气化进程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让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速度突然加快,就如此问题,几年前这种问题还没人讨论,而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讨论的如此热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