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王与骊歌设计抓捕陆远,彭城王在宫内困住陆远并派人出去散发陆远被困的消息,另一边又派绥远军做好埋伏,欲等宫外的骊歌把陆远的黑甲军骗到城门时来个瓮中捉鳖,一同拿下治罪。
然而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本以为终于可以擒下陆远,为天下苍生除去一害,可以扬眉吐气再不用受制于他了。
却在紧要关头陆远搬出了救命稻草,这个救命稻草是谁呢?
不错,就是竟陵王。
竟陵王当初在骊歌中毒之际,曾为了救她,向陆远妥协,在陆远事先准备好锻造玄铁,训养精兵的符令上盖了章,如今东窗事发,竟陵王自然脱不了干系。
其实事实上竟陵王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但彭城王念及兄弟情心有不忍,无奈之下,做出了退让。
彭城王告诉众臣,竟陵王训练私兵,其实是奉了他的旨意,并当堂宣读了他授权时的诏书。
不过彭城王也同时宣旨,陆远借为国家养兵之机,私造玄铁剑,还把黑甲兵当作自家的私兵,并私调军队围攻健康,意图谋反。
想要借此治陆远的罪。
这时候陆远的父亲站出来为儿子顶了罪,关押大牢后自杀了,从此陆远跟彭城王的结怨就更深了。
彭城王与骊歌设计抓捕陆远,却因竟陵王功亏一篑,虽然失败,倒是把他降了官,大大杀了他的锐气,也是大快人心。
竟陵王当初在骊歌中毒生命垂危却无解药可解之际,去找陆远求解药,为了救骊歌不得不向陆远妥协,在陆远事先准备好的符令上盖了章,假装与他狼狈为奸。
当时陆远还提醒,他与陆家是亲族关系,而骊歌是彭城王的女人,意图挑拨他与彭城王两兄弟的关系。
竟陵王心里自然有他的算盘,是能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而签下符令也只是权宜之计,在当时的情况下为救骊歌他别无选择。
那么是不是竟陵王去拿解药救骊歌才导致计划功亏一篑呢?
剧情来看是这么回事,骊歌必然要救,不然提前领盒饭了,观众不会答应,剧情也没后续了,竟陵王究竟做错了什么?这样推来他似乎没什么过错。
分析分析看,往前推,我们知道骊歌与彭城王当初去查陆远打造兵器的地方,在那里与一群人打斗的时候手钏不小心掉落,后来被陆远的手下捡到交给了陆远。
而陆远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既能毒害骊歌,又能利用竟陵王,简直是一箭双雕。他把手钏浸了毒,找来沈乐清扔在了沈家院子里。
手钏被沈母拾去重新给骊歌戴在了手上,因此骊歌才中的毒。
如果骊歌没有弄丢手钏,手钏就不会被陆远的手下捡到,就不会被浸毒;
如果沈乐清没把毒手钏丢在院子里,就不会被沈母捡到,骊歌就不会中毒。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之过?
是弄丢手钏的骊歌还是捡到毒手钏的沈母又或者是表面柔弱实则恶毒的沈乐清?
再或者是~手钏?(都是手钏惹的祸,如果不是它,骊歌就不会中毒,竟陵王就不用在符令上盖章啦,鉴定完毕,一切都是手钏的错,哈哈哈~)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沈乐清不做,陆远还可以派手下人,夜里潜入沈府把手钏丢在院子里呀。
不错,陆远是可以派人潜入沈府,把手钏丢在院子里,可是要知道就算没有手钏,沈乐清还会有别的手段陷害骊歌。
那么如果当初沈母在找到女儿后能顾及到沈乐清的感受,沈乐清是不是就不会黑化了呢?
当然不是,后边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沈家人对她再好,她还会因为彭城王恨骊歌,设计陷害骊歌。
竟陵王同样会为了骊歌赴汤蹈火,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同样天衣无缝的计划还是会功亏一篑。
所以真的不要小看一个女人的嫉妒心,任何事物也不能只看表面,看似柔弱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却破坏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擒陆之战”,真的不容小觑。
锦绣南歌:骊歌中毒受伤,陆远未对她痛下杀手,得知原因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