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是“乡下人”的贬义说法,算是个通用词汇。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比如东北,就叫“老倒子”。
中国有歧视乡下人的文化基因,一声“乡巴佬”,既鄙视了被称呼者的“土气”“小气”和“俗气”,又显得称呼者“洋气”“大气”和“神气”。
我的理解是:“乡巴佬”并不是指出身——农村或城市出生并不重要——而是指精神和思想。丰富的阅历、美好的灵魂,才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乡巴佬”的标准。
一个人,哪怕一生都生活在乡村,但见地非凡,行事磊落,就不能叫“乡巴佬”;而一个人,就算进了城,或出生在城市,如果斤斤计较,鼠目寸光,那也还是“老倒子”,甚至是“大老倒子”。
二、目光短浅,攀比嫉妒
前一阵子,同学爱人单位,组织了个“微信投票”大赛,奖金最高1000元。一时间,我这位同学为之疯狂,动用各种人脉资源来拉票,所有微信群,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她的“关注××公众号,然后投××号,就差××就能赶上第××名了”。我同学这人平时挺好拉个帮结个伙的,私下里是左建一个群,右加一个群,还别说,真有快3000人帮她投了。
可几天后,只见她逢人便说:“票数不够被淘汰了,没关系,我主要是看我老公之前那位不太顺眼而已,选没选上根本没当回事,但一定要压过他。”语气不酸不甜,让人又气又笑。为了区区1000块钱,她也是蛮拼的。
这让我想起她的又一件事:当年,房价飞涨,也正值她如花似玉。看到朋友一个个都买了大房子,家境一般的她自然按捺不住。我倒是佩服她的吃苦精神,为了住上大房子,是挺拼的:省饭钱,说要减肥;省车钱,说要健康;省化妆品钱,说自然才是美。最后,她和男友的积蓄,双方父母的积蓄,加上各种外债,买了个黄金地段的180平,括号,二手。
我们还劝她,够住就好,那么多钱买一个这么大的二手房,不值当。犹记当时她眼里的不屑:姐哪比别人差了,她们能得的,姐就能得。她们开网店挣钱,姐早就想到了,就是掉不起那个价;她们去专业培训,姐早就想过了,就是没那个时间;她们能做的,姐都能做,就是不爱现那个眼。房子,男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姐不能输!
我心想:你怎么不去买个独栋别墅啊,妥妥地赢啊。一转念,忽然意识到:乞丐只会嫉妒比他过得好的乞丐,不会去嫉妒亿万富翁的。妒火中烧,烧的都是比自己强一点点的,《乡村爱情》里的刘能只能去恨谢广坤,土财主王大拿他高攀还来不及呢。
”她们能做的我也能做“,这话本身就低气。有朝一日,人家混得不如你了,还指不定你怎么惺惺作态或者阴阳怪气呢。
恨人有,笑人无,这就是”乡巴佬“。
三、观念落伍,党同伐异
有个”笑话“:
问:会去贫困山区支教的都是什么人?
答:美国人、欧洲人、富家子弟,缺心眼。
用我的话,”城里人“的几率大。
为什么,因为”乡巴佬“都是从这些地方出来的,怎么可能再回去!巴不得离得远远的。
反倒是从小就受”城市“思想教育的人,不管家境如何,都愿意去相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你看那些”家境殷实“的老外,穷山沟里一呆就是几年,贫瘠的非洲一住就是半生。无他,观念不同。
当然,也不必有不悦之辞,那些”乡巴佬“的儿子,孙子,经过几代人的”城市化“,也会逐渐脱离这些落后的想法的。
什么是真正的大城市。
拿纽约举个例子。奇怪的是,一个讲英语为主的国家,竟然容许你讲中国四川话,容许你过春节,容许你舞龙耍狮包饺子,容许你许许多多和他们不同的习惯和风俗。它大到容得下所有的他乡游子,容得下所有并不融入当地的文化。
它不会愤怒地对你说:”滚回农村去!你和我们这格格不入!“
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大城市。
再看看我们,所有的大城市都有排外的观念,二线城市看不起城乡结合部,一线城市瞧不上二线的”乡巴佬“,香港看不起大陆,北京瞧不起上海,唯有”自己人“见面时才能迸发点热情,达成点共识,产生点共鸣。
整个中国,像极了一个”大农村“,我们都像观念落后,拉帮结伙的”乡巴佬“。
从没有人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从生活上打开自己,更要从思想上打开自己。
所谓”乡巴佬“,还是一种思想上的病吧。
借用黄庭坚的一段话,叫:”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