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核心阅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胡同生活指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胡同生活指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多措并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梳理地下管网、推行雨污分流、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开展“电采暖”和“全电厨房”改造,引入平房区物业,让居民用上清洁能源,生活更加舒适便利;按照一院一策原则推进“美丽院落”建设,在保留院落古朴风貌的同时,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风貌,并走进两个居民院落,了解老城区改造后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情况。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就是要让大家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东城区牢记的嘱托,聚焦群众居住品质提升,推出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等政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昔日拥挤不堪的老胡同如今变了样,“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四合院景致渐渐回归,雨儿胡同、草厂四条等9条胡同获评北京“最美街巷”。“胡同里的京味儿留住了,日常生活也更加便利,日子越过越幸福!”住在草厂四条胡同26号的丁淑凤笑着说。
补齐设施短板——
梳理管网雨污分流
改造厕所方便卫生
草厂四条胡同40号院是朱茂锦老人的家。3年前,在这里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其乐融融。
75岁的朱茂锦从小生活在胡同里,对这一片胡同再熟悉不过了。草厂地区从西至东整齐排列着10条胡同,是北京保存最好的老胡同片区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老城区管理日显滞后,胡同小巷一度变成“脏乱差”的代名词。
为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东城区政府启动了新一轮整治工作。承担草厂地区老城保护复兴项目的负责人说:“老城改造基础是‘地下’,地下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得到改造,光给地面上的建筑刷刷墙、抹抹灰,无法改变老城居民的生活条件。”可是施工人员挖开路面发现,弱电、强电、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管……乱七八糟的管线让人看花了眼,必须重新梳理管网,推行雨污分流。
草厂地区胡同多数狭窄曲折,宽度在1.5米至4.5米之间。由于胡同狭窄,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工人们就靠人拉肩扛,把设备运进胡同。如今,草厂地区电力电信路灯架空线入地,电信管道、给水、排水、雨水、燃气等管线完成改造,道路铺装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值得一说的还有胡同里的“厕所革命”。“以前厕所味儿大。现在厕所内不仅安装了排风、空调和供暖系统,还有专人打扫,异味大大减少了。而且还有带扶手的坐便、蹲便,方便老年人的设施越来越多,大伙儿都点赞。”朱茂锦竖起大拇指说。
如今走在胡同中,地面用老石头、新花岗岩等材料重新铺整,更加适合老年人行走。路旁也换上了老北京样式的木质灯杆路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胡同的历史风貌。
“架空线入地”让天空亮起来,“胡同不停车”让生活静下来,“厕所革命”让环境美起来……如今小巷胡同里的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改善生活条件——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引入现代物业服务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朱茂锦告诉记者,街区更新过程中,家里也在发生着变化,“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做饭和取暖,全都改成了用电,现代化程度提高不少。”
朱茂锦回忆,做饭和取暖最早烧的是煤块,之后发展为烧煤球和蜂窝煤,直到2008年实行“煤改气”,家里才开始用上壁挂炉烧天然气。可烧天然气会有明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了改善群众生活,东城区在草厂地区打造了电能替代示范区,居民们家里都进行了清一色的“电采暖”和“全电厨房”改造,解决了老旧平房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我们为每家每户‘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确保居民用得舒心。”原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崇文供电服务中心社区经理李春红介绍。
“两个灶眼每个最高5000瓦功率,火大,够旺!”家住在草厂七条胡同的李洪盛大爷,做得一手地道的北京小吃,对全电厨房更是赞不绝口。“驴打滚、糖卷果、炸饹馇……和了十几斤面,炸了一盆又一盆,街坊邻居都爱吃我做的小吃。”李洪盛说,炒糖、油炸对火候要求很讲究,他本来还有点担心全电厨房火候不够,没想到电灶台这么好使,一边炸一边炒糖完全没问题。“现在,我每天都在想着再做出点啥好吃的来。”李洪盛说,即使每天都生火做饭,家里的厨房依然很干净。
朱茂锦也对全电厨房赞不绝口:“灶台、电暖气等大功率电器每样都单独连着一个漏电保护开关,用起来安全。灶具和供暖设备用电还享受补贴政策,费用也不高。”
不仅在草厂地区,东城区还联合电力部门在辖区完成12.37万户居民的“煤改电”改造任务,让平房居民用上清洁能源。
“现在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老胡同真的迎来了新生活。”每次谈及生活变化,丁淑凤都高兴不已。改造后,草厂地区还有了平房区物业,治安巡逻、绿化养护、停车管理,曾经脏乱的垃圾桶不见了,分类后的垃圾也有专车上门回收,胡同清扫、吸尘、洒水则由4辆小型保洁机械完成……胡同居民也享受到现代化小区的服务。“变化太大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在采访中,许多居民都发自内心地感慨,言谈间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提升环境质量——
一院一策分步推进
美丽院落古朴宜居
随着保护更新的深入,东城区街巷整治从面到里深化,由街巷向院落延伸拓展。
“我打小就住在这个院子。现在院子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大家不在屋里闷着了,都乐意在院子里走走,闲话家常,关系亲近不少。”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头条3号院居民范军说。
前门街道草厂头条3号院是2020年东城区“美丽院落”试点之一。从2020年开始,东城区各街道动员民意立项,选取试点平房区院落进行“微整治”,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进的原则,打造一批风貌古朴、环境宜居的“美丽院落”。在不影响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影响院内生活、出入、环境、秩序等问题。
改造前,规划师、设计师和专家在勘查中发现,草厂头条3号院采用了传统建筑的门廊结构,入口走廊处使用了完整的“堆灰掸浆”老工艺。如此精细的工艺非常具有保护价值。因此,设计师在改造的时候,保留并沿袭了“堆灰掸浆”老工艺。房屋外立面修缮延续使用青砖青瓦,入户院门由红色改为古香古色的原木色,使院落整体更符合传统建筑风格。
打造“美丽院落”不搞一刀切,改造方案根据院落本身情况、居民意见来确定。在草厂头条3号院,设计师团队一遍遍调研和征求居民意见,初步拿出方案:增设公用储藏柜,便于居民储存零碎生活用品;优化院内绿植摆放位置,打造宜人的绿化景观;修建公共水池、座椅和晾衣架,改善居民房屋采光、保温和院内照明……两间闲置房屋被改造装修为老年活动室,老人可以在这里参与读书、绘画、唱歌、打牌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
如今,穿过雅致的门廊,绕过古朴的影壁,只见院子里地面平整、空间豁亮,院内被居民打扫得干净整洁。院中央的杨树苍劲高耸,居民悠闲地晒着太阳、话着家常,曾经四合院里的风貌又展现在眼前。“通过一院一策的‘微治理’方式,老院子延续了文脉,留住了乡愁。”范军说,大伙儿设立了小院公约并签约上墙,希望通过共治共享,让美丽小院长长久久地美下去。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草厂头条3号院。2020年,东城区首批44个“美丽院落”精彩亮相,让502户居民住上了风貌古朴、环境宜居的美丽院落。2021年又完成50个院落改造,预计到2022年底,东城区将累计改造百余个“美丽院落”,惠及千余户居民。《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2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