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诫子书的理解和看法(诫子书的逻辑一定是围绕)
对诫子书的理解和看法(诫子书的逻辑一定是围绕)
2024-11-25 10:32:26  作者:底线李江平  网址:https://m.xinb2b.cn/tech/har183512.html

文|王小弘


都说诸葛亮的《诫子书》说理逻辑严谨,表达平易近人,但一线语文老师却纷纷吐槽很难讲,主要困难正是内在逻辑理不顺,只能讲讲字句翻译,说说每句话各自的道理,就不做整体性分析了。到底是文章本身太深奥,还是后人想得太复杂?这短短的86个字,怎么就把人绕昏了呢?

文章很短,先录于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一般来说,书信这种形式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想对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需太讲究。但此文显然包含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儿子又年纪尚幼,少不更事,当下说不明白,便想留封书信给儿子立下一个家训,于是字斟句酌,力求言简意赅,既要将自己的毕生经验和学术思想浓缩提炼,也要努力写得通俗易懂,字句之间无不蕴含着作为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内容来看,当属一篇议论说理的短文。

既然是议论说理,那只要弄明白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核心论点建立说理逻辑的,文章也就很好懂了。但奇怪的是,关于此文逻辑的讨论文字多如牛毛,却总是让人越看越乱。


基本上对此文公认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然后从立志、治学、惜时三个角度来论证。

看起来好像很清爽的样子,但一进入论证推理,就乱掉了。常见混乱有四:

其一,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解读,认为此句核心是“静”,也就是说此文主要就是论述“静”的意义。但“俭”与“静”何干?于是就说这里的“俭”不是“节俭”,而是“节制”,这样不单可以强说“俭以养德”是为了表达“静以修身”,还可以与后面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彼此呼应。

问题来了。第一,“静以修身”和“俭以养德”为何是主次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第二,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证明“俭以养德”的论点,却为何放在“治学”和“惜时”之间,导致文章的思路不顺畅?

其二,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解读,认为这两句就是在证明“静”的意义,只有静下来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但问题又来了。第一,在前面观点中,“静”是用来“修身”的,“明志”、“致远”是一种怎样的“修身”?第二,后面的“非志无以成学”中的“志”是对应论点“静以修身”还是对应“非淡泊无以明志”这个论证内容?这是什么议论逻辑?

其三,对治学一段的解读是“静学以广才,有志以成学”,认为这是证明“静”的一个实例。

还是有问题。论证“静”干嘛要扯上“志”?“静学”与“有志”是什么关系?“广才”与“成学”是什么关系?

其四,最后对“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解读是“惜时”,是从反面论证“静”。

仍然有问题。“惜时”与“静”如何能形成逻辑关系呢?“静”与“惜时”之间的关系很松散,很难理解“不惜时”就是“不静”这样的推导。形成直接推导关系的两个意思应该直接相关才好,否则就没有道理了,比如妈妈说“你完不成作业就不给吃饭”,这绝不是有逻辑的推导关系,而是强权的威胁,是不讲理的表达。


为什么形式上貌似清爽,进入内部逻辑分析就混乱了?很多一线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此文时理不顺,大多是因为认可了形式上的清爽,却忽略了形式上的清爽也可能是个假象。

也就是说,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做此文核心论点的话,立志、治学、惜时三个角度与此论点构成的论证逻辑比较牵强。不能因为这篇文章开头有一句很漂亮的“静”话,后面又写了立志、治学、惜时三个方面的内容,就认为这些内容必然是为了证明一个“静”字。


作为一个父亲,感到自己将无法陪伴孩子成长,面对这残酷现实时,想要对儿子说最后的几句话,应该是捡最要紧、最有用的话来说才合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固然十分有道理,却是比较宽泛的大道理,这样的大道理高高在上,通常需要人生大量积淀来垫起生命的高度才能够得着,很难说有什么实际意义。诸葛亮临终前只想给年幼的儿子讲一个大道理,这看起来不太符合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用心,也不像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智者的理性。

什么道理更实用更直截了当呢,就是“要好好学习”。

如果把此文分成这样三个层次,来建立一个基本逻辑,就会发现逻辑简单明了,而写此信的目的也十分明确:

①为什么要学习?因为老爸希望你成为君子。

②应该怎样学习?学习一须静,二须志,不得淫慢险躁。

③不学习会怎么样?就会年驰、意去、不接世,成不了君子了。

对应的内容是: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为什么可以这样建立逻辑呢?下面来简单整理一下。

第①个内容其实就是说了两个大道理,以解释何谓“君子之行”。“君子之行”就是君子的操行,这是说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的君子是个什么样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君子操行之一。这句话要从整体来理解,如何修身养德,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不过诸葛亮认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才是正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君子操行之二。很多人把这句理解成只有做到淡泊,才可以明志,只有做到宁静,才可以致远,这样解释非常牵强,难道不淡泊就明不了志了?要结合君子的意义来理解,这里意思应该是“明淡泊之志,致宁静之远”,方为君子。诸葛亮原本卧龙岗散淡之人,随了刘备后一辈子辛苦折腾,屡陷险境,他从骨子里会希望儿子将来像他一样折腾吗?对于一位历经沧桑的父亲而言,希望儿子修身养性安稳一生,才更符合其心境吧。

说学习的事,为什么要先讲两个大道理?其实这是跟孩子讲道理再平常不过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孩子考试失利,比较沮丧,你要劝他振作起来,通常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你这次虽然失败了,但只要找出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下次就可以做对了。来,我陪你一起来看看这次的错题……”你看,这里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个大道理,他是你对孩子劝慰找的依据。这篇短文也一样,到底该怎样学习呢?诸葛亮先找两个大道理来做依据,但是诸葛亮并不是直接引用别人的大道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考浓缩成了简练表达,这个很牛。这两个大道理是君子操行,要通过学习来成为君子,那就按这两个大道理的逻辑来进行学习吧。

把第①个内容的内涵和逻辑都理顺了,后面的内容就顺理成章,没什么难点了。

第②个内容关于学习,顺着大道理的逻辑告诫孩子:成为君子,就需要静心学习提升自己的德才,学习不能以功利为目的,要心怀淡泊之志专注于学习本身,才能“成学”。何谓“成学”?就是毕生所学都内化成了“君子之行”。如果把“成学”理解成通过学习最后达到“功成名就”,那就与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相去甚远了,内在逻辑就乱得一塌糊涂。

第③个内容,“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八个字,通常都被理解成时光飞逝,转眼就老了,意志也没有了,然后接着后面就说对社会没贡献了,穷困潦倒了,想努力也来不及了。于是得出“惜时”的结论。但是,“惜时”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间难以形成逻辑关系,对“学习”而言倒是顺理成章的。不过,如果仅仅是讲“惜时”,与前面讲的大道理没有呼应,文章的结构就不完美了。而且,照这样理解,仿佛最后诸葛亮要恐吓一下儿子:不好好学习,穷死你。这与开头提出“修身养德做君子”是矛盾的。所以,这第③个内容除了从学习的意义上来理解为“惜时”,还是有更丰富的意味的。

这里的“遂成枯落”和“悲守穷庐”是比喻的说法,比喻什么呢?不妨这样来理解:“年与时驰”是“无静”,“意与日去”是“无志”,“无静无志”而“遂成枯落”,一棵树的生机没有了,一个人的生气没有了,“君子之行”没有了。“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则是说一个人倘若不能有君子之智,那大多没法领会世间情意,不免会悲惨地陷入精神贫困,那又怎么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呢?


这样总体来看,《诫子书》的“诫”,并不是泛泛而论讲大道理,而是有明确的目的:劝告儿子用心学习,争取能成为一个君子。诸葛亮清楚得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未必能带来幸福,真正的幸福力量来自于内在,来自于“君子之行”。一个常常为大事“夙夜忧叹”的丞相,回到父亲的角色时,希望儿子以后能够宁静淡泊,过上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日子,这就是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

《诫子书》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不是一个丞相写给天下人的忠告。诸葛亮对儿子叮嘱的话,“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直回响在一代代中国父母的耳畔,从此,叮嘱子女要努力学习,也成了一代代中国父母的必修日课。

  • 中考带队十五次登珠峰(初中生不会登鹳雀楼)
  • 2024-11-25初中生不会登鹳雀楼2022年的安徽中考语文考试出现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语文题目出了一个古诗词《登鹳雀楼》,估计在很多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分题,有谁不会背?你好意思说出来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 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老子说上德不德)
  • 2024-11-25老子说上德不德我几天前写过一篇文章,内容比较短,核心问题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有上德吗?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有下德吗?时隔多日,没收到几条评论最近一个条友和我讨论了几句,内容如下:H: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大而化之=孙悟空。
  • 如何阅读一份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 2024-11-25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在他结婚当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他,他仍穿着旧袍。
  • 赵又廷郑恺江疏影演的电影(这个赵薇的剧组太神奇)
  • 2024-11-25这个赵薇的剧组太神奇最近江疏影和靳东主演的新剧《恋爱先生》开播了江疏影演一个独自留学比利时的中国妹子,独立,倔强,有着时代新女性的范儿据说呢,本来一线卫视的开年大剧,是《如懿传》,来着,哪里晓得这剧一直就播不了,时尚爱情。
  • 清代两淮八大盐商(浅析乾隆朝的第一大案)
  • 2024-11-25浅析乾隆朝的第一大案清朝乾隆三十三年,爆发了乾隆朝第一大案——两淮盐引案,3任官员,23年的时间内,合计贪污681万两白银,这个数目是什么概念呢,清朝最高级,别的盐政一年的工资(俸禄)加上福利(养廉银)合计5000两,6。
  • 第十四个全民健身周启动仪式(汇聚力量残健融合)
  • 2024-11-25汇聚力量残健融合云天收夏色,健身正当时8月8日,北京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快手公益联合举办的“汇聚力量残健融合”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在线上开展,掀起2022年全民健身日。
  • 老师点名用英文怎么回答(被老师点名时中文喊)
  • 2024-11-25被老师点名时中文喊【点名】是对当代学生群体最有影响力的“起床闹铃”是师生间不屈不挠的的斗智斗勇更是一场妙趣横生的猫鼠游戏学校里一般通过老师课前点名来完成和核对学生们的考勤只要你不去上课,老师必点名那么,你知道当老师点名。
  • 三叶草鞋系列(三叶草新洞洞鞋要发售了)
  • 2024-11-25三叶草新洞洞鞋要发售了今年夏天洞洞鞋和拖鞋的出镜率真太高了,凭借舒适脚感和透气性受到超多玩家追捧,在球鞋圈拥有了一席之地各大品牌也纷纷推出自家款式,而要说每次都能给玩家带来惊喜的新鞋型,那一定非阿迪莫属继推出全新的拖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