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7年,64岁的毛主席访问苏联,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现场的留学生听得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其中有一个叫孙家栋的东北小伙子,尤为激动,恨不得马上从苏联学成报效祖国。
孙家栋这一年28岁。
生于辽宁的他,13岁就考上了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后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赶上空军招人,入了沈阳“空军第四航校”。
1951年,因为学俄语出身,22岁的孙家栋被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前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了飞机发动机专业。
那时候,茹科夫斯基学院有一个“金字塔”规则:
考试全部获得5分的人,照片会被挂在学校门口显眼位置。如果每年都能保持住,照片越来越大,位置也会一直往上挪,越往上人越少,成为“金字塔尖”的存在。
等到毕业时,如果照片在最顶端,就会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奖章。而孙家栋在那里学了8年,毕业时就获得了这样的一枚奖章。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学习这么好的孙家栋,早年却被学校退学过……
二、
早年,孙家栋被学校退学的理由很简单粗暴,就因为他是“左撇子”……
为啥左撇子会被退学?原因不详。
但孙家栋为了上学,只能后天苦练,学会右手写字,甚至还练成了左右开弓打乒乓球的“绝世武功”。
1958年,被毛主席接见后的第二年,29岁的孙家栋从苏联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发,担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那时的孙家栋,很兴奋担此重任,但他学的是航空专业,对于导弹长啥样、咋设计、咋制造,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彼时,苏联和中国正值“蜜月期”,向我国提供了第一批导弹图纸材料,制造导弹工作随之展开。
但面对这堆宛如天书一般的图纸,除了钱学森之外,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有点蒙圈。
他们有学数学的、化学的、力学的,甚至还有学文史的、纺织的……五花八门,唯独没有一个是学导弹理论的。所以只能临时恶补一番。
这些人中,只有孙家栋的航空专业算是离得比较近,好歹都是天上飞的,再加上他精通俄语,所以就比别人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
这一年,苏联已经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孙家栋想起了之前苏联专家和他聊天时,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
“如果你们中国搞成了导弹,那么放卫星就不难了。”
他找来苏联火箭专家写的一本俄文版《导弹概论》,其中有一段是关于火箭飞行脱离地球引力达到宇宙速度的论述,忽然,一道闪电在孙家栋脑海中掠过。
三、
孙家栋想:既然串联火箭逐级飞行可以产生加速度,那么并联火箭与零重量的关系呢?与脱离地球引力的宇宙速度又是什么关系?
如果火箭达到了宇宙速度就可以飞出大气层,那这样不就可以放卫星了?
带着这些疑问和想法,孙家栋写出了《对苏联发射卫星采用火箭的猜想》一文。
钱学森认为这篇文章很有价值,便把孙家栋叫到办公室,跟他讨论这个问题。
钱学森还委婉地告诉他,把“猜想”改为“设想”比较好。因为对于搞科研的来讲,“设想”要比“猜想”严谨得多。
但瑕不掩瑜。钱学森发现孙家栋想法大胆,思路开阔,很有一股子创新的勇气。
他们一致认为,导弹是研究卫星发展的基础,中国已经具备了研究卫星的实力。
正在孙家栋的事业拔锚起航之时,一支爱神之箭突然瞄准了孙家栋。
1959年,研究院组织年轻人游玩颐和园,孙家栋同学的妻子借机把学医的大学同学介绍给他,并很贴心地提供了照片和地址。
姑娘叫魏素萍,孙家栋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啥叫相见恨晚了。有时缘分就是这样妙不可言。他立马动手写信,寄给这位让他心动的美丽姑娘。
两人只见了两次面,就在这一年把结婚的人生大事给办了。但魏素萍没想到,婚后,丈夫居然神秘地“消失”了。
四、
因为研究导弹是国家机密,孙家栋必须要做好保密工作,跟父母妻儿都不能透露。
在魏素萍眼中,丈夫就成了个谜一样的神秘男人。
经常出差,一去好几月。去哪里?在干啥?一概不知。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是一个收件地址不详的“X号信箱”。
1967年,十年浩劫期间,国家决定加快卫星研究速度。担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的钱学森思来想去,向聂荣臻元帅推荐了36岁的孙家栋。
于是孙家栋担任了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开始领导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
钱学森推荐孙家栋,其实无形中承担了很大的政治风险。
因为那时中苏关系破裂、撤走援华专家的阵痛还没过去,而孙家栋曾在苏联留学8年,再加上他不是“红五类”出身……在那时很容易引火烧身。
那时,卫星计划前领导人赵九章、钱骥已受到冲击。
钱学森决定特事特办,让孙家栋去遴选卫星研究的班底成员。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如果干不好是很危险的。
因为那几年,“两派”斗得正凶。你要从中挑选人,稍微有点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其下场可想而知。
但卫星研究工作又迫在眉睫,孙家栋只好心一横,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不管对方“哪门哪派”,直接照着“凭本事说话”的标准去各部门挑选人才。
最终,孙家栋挑选出了日后被称为“航天十八勇士”的主力干将。
有意思的是,孙家栋选出的这十八个人,“两派”人数占比大体一致,大家都没啥意见。
当这十八人准备出发时,“两派”人员各占一方,居然高举彩旗敲锣打鼓举行欢送仪式,这在当时可是十分罕见的。
领导和群众纷纷称赞孙家栋,这活儿干得漂亮,开了中国造卫星的好彩头。钱学森也高兴地说,“你这个家栋,真有办法!”
然而,在妻子人生最紧要的关头,孙家栋却遗憾地缺席了。
五、
还是1967年,孙家栋一心扑在国家事业上,却忽略了家中将要生产的妻子魏素萍。无奈之下,魏素萍只得一个人叫了辆板车,把自己送到医院分娩。
魏素萍担心影响孙家栋工作,没告诉他。
连妇产科的护士都看不下去了,义愤填膺地说:“这孙主任真不像话,给生个大胖姑娘,瞪眼珠子一个星期都不回来!”
那时的冬天远比现在要冷得多。出院那天,是北京的12月份,呼呼刮着寒冷的北风。一位跟魏素萍很要好的护士,用板车把她娘俩送回了家。
而天各一方的孙家栋,很快又解决了一件让很多人都犯难的事情。
1969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已基本完成。大家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拜,就在卫星上面镶嵌了很多毛主席像章。
这本身没有错,可增加这些像章,就会加重卫星的重量,加重运载火箭的负担,还影响设备散热效果……
能看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但大家都知道那几年不太平,没有一个人敢吱声。40岁的孙家栋,也被这个问题搞得彻夜难眠。
正在这时,周总理前来听取工作汇报。孙家栋鼓足勇气,向他科学地汇报了这一问题。
总理当即指出:“不要把政治挂帅庸俗化,搞卫星一定要讲科学,你们看一看,人民大会堂这么严肃的地方,也没有处处挂毛主席的像章嘛。”
于是,孙家栋就向大家传达了总理的讲话精神,这才及时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
但研制卫星的实际困难,依然道阻且长。
六、
当时,我国工业水平很落后,就连一个插头都很难找到满足质量要求的……几年后的那次卫星爆炸,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搞卫星需要建立通讯线路。
现在有无线、光缆,可当时,全部都是用电线杆子拉的明线,从东到西,由南到北,动辄几千里,很难保证通讯全时畅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有困难,就克服它!
为了搞卫星,全国进行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安排最好的元器件厂,组织最有经验的师傅进行攻关。
有一次,卫星需要一个原件,孙家栋找到一家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这是国家重点任务,需要什么尺寸和技术要求。
一个月后,对方如期交货,但说啥也不要钱。事情虽不大,却让孙家栋感动不已。
从国家到人民个体,自上而下,大家将力量拧成一股绳。很快,在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至此,新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且,所有设备材料和部件,都是由中国自己研发生产的。
也是这一年,国防科委推荐了钱学森等17位功臣,到天安门城楼与毛主席、周总理欢度“五一”,孙家栋因为“成分”问题,没有享受到应得的待遇。
多年以后,有记者问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孙家栋说:
“那时候追求个人荣誉的念头不那么强烈,没什么失落感。我到前门大栅栏,给夫人抢购了一件红毛衣,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然而,当“东方红一号”上天奏响《东方红》乐曲时,星空之下的某个角落里,孙家栋却在和一些白天被批斗、晚上偷偷搞研究的同志一起,仰望星空,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一样,百感交集。
那时他们没料到,接下来的打击,将会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七、
1974年,45岁的孙家栋主导研发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20秒后,突然爆炸,整片沙漠瞬间化为火海。孙家栋大脑一片空白,痛哭起来。
一颗卫星成本过10亿,研发近10年,参与研制的人数近10万,最后关头失败,作为技术总负责人,谁能受得了?
戈壁沙漠的11月底,天寒地冻,孙家栋等人蹲在地上扒拉了整整3天3夜,扒出一块废弃的导线,终于从中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原来是火箭发射时剧烈震荡,导致控制系统内的一段铜导线断裂,从而酿成了重大的航天事故……
一根小小的铜导线,竟然影响并毁掉了整个火箭和卫星,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从那以后,孙家栋开始严抓质量,日后所说的“航天品质”,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逐渐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
1984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然而,正当卫星进入地球准同步轨道时,地面监测站突然发现:卫星的镉镍电池温度超标,如果不及时制止,卫星势必会报废掉……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大脑高速运转,下令“立即调整倾角5度”。但此事关涉重大,现场操作人员不敢执行。因为按照正常流程,须审批签字才行。
所以,操作人员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并让他签名。
后来,孙家栋把字签了,卫星温度问题也解决了。
他下命令时的手心,一直往出冒汗。但他知道,作为“大总师”,压力再大也要做出决策,是非成败,在此一举。也正是因此,孙家栋荣获了航天部一等功。
然而谁能想到,搞科研的孙家栋,有天居然会“奉旨”成为“谈判专家”。
八、
1985年,我国郑重宣布,中国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对外承接发射任务。
这一年,56岁的孙家栋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升任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这一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顿公司生产的通讯卫星,取名为“亚洲一号”,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
但要想卫星从美国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许可证才行。
争取这个许可证的使命,就落在了孙家栋身上。
这年10月,孙家栋率领代表团和美国展开了多轮谈判。
他针对美方“中国的卫星发射是在政府补贴下的市场倾销”等不实言辞,不卑不亢、义正言辞地回击。
到了11月底,孙家栋注意到,很多美方代表都订了20号的机票,打算到圣诞节时带家人外出游玩,根本无心恋战,他抓住对方的“弱点”,拖住不放,终于成功签署了协议。
后来,“亚洲一号”卫星搭载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成功。一位在场的华侨老人感慨地说:“中国的火箭能飞多高,华人在世界的头就能抬多高。”
就连在场的美国专家都忍不住叹道,“没想到中国的运载火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中国近现代以来被西方超越,洋火、洋油、洋车……用的很多都是洋玩意儿。这时,我们的火箭居然能发射美国的卫星,大大地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直到这时,魏素萍才知道和自己结婚近30年的“神秘丈夫”,原来干的是这么大的事儿!
此后,孙家栋等人又再接再厉,很快布下了气势恢宏的“天罗地网”。
九、
1994年,美国已发射了24颗组网工作卫星,完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高达98%的覆盖率。一年后,俄罗斯也完成了格洛纳斯系统卫星组网布局。
这时,65岁的孙家栋坐不住了,因为没有比他更明白其中利害的人了。
孙家栋说:“和平时期,你可以用他们的导航系统,但如果战争时期呢,对方给你掐掉信号,我们的飞机和导弹全都变得又聋又瞎,这还怎么打?”
所以,在1994年,我国就很有前瞻性地批准了“北斗一号”立项,由孙家栋担任北斗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提出“战略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服务。
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这期间,孙家栋先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在获得“两弹一星”勋章时,他回家把勋章戴到妻子脖子上,因为妻子为他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是孙家栋最喜欢的歌词,也是最真实的写照。
2004年,75岁的孙家栋再次挂帅出征,担任北斗二号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兼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到了他这个岁数和段位,很多人都劝他,能推就推,万一“晚节不保”,岂不是得不偿失。
孙家栋只回答了8个字:“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成功,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孙家栋却背过头去,流下了泪水。
这泪水包含了什么?还是家中看电视直播的妻子魏素萍说得最好,她抚摸着屏幕流泪道:“老孙,这样的一辈子,值呢!”
2009年,80岁的孙家栋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十年后,他又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1年,电视剧《功勋》热播,佟大为饰演的“孙家栋”和孙俪饰演的“魏素萍”,艺术再现了这对贤伉俪的光荣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孙家栋今年93岁了,由他老人家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飞行器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作为我国目前硕果仅存的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孙家栋先生领导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伟大事业,被称为“北斗之父”的他,功绩可昭日月!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