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在吃羊肉时“闻膻色变”,
也有不少女性消费者就是因为受不了这膻味,
一杆子打死压根就不再吃羊肉了。
不知道多少人还会记得小时候,
看到灶台前一碗白白的雪花膏,
以为真像雪花膏那么香,
结果闻了下,嗯~吐得差点脱水。
直到现在心理还有阴影。
那么到底羊肉为什么会有膻味?
什么样的羊才没有膻味呢?
大羊说百科,今天就聊一聊羊肉膻味的那点事。
我们都知道羊是反刍动物,
所吃的多以植物、草料为主,
而这些植物、草料又含有着大量的纤维素,
无法直接转化成葡萄糖及脂肪酸为各个器官供能。
因此,反刍动物的胃进化得比较特别,
通常有多个胃室分担不同的消化工作。
食物进入的第一个胃室就是瘤胃,
瘤胃里有许许多多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
将草料、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水解,
一部分就变成了葡萄糖,
很快又被转化成短链脂肪酸。
所谓短链脂肪酸的特性,
简单理解就是脂肪酸的基础单元,
不仅易被血液吸收并输送给身体各处供能,
也容易被血液中的氧分子氧化产生气味,
再加上作为脂肪酸基础单元的再融合,
一部分形成了常见的饱和脂肪酸,
一部分形成了癸酸为首的带气味的脂肪酸,
再随着血液流动遍布于羊身体的各处。
羊膻味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既然羊膻味的来源已经找到了,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抑制这种味道的挥发呢?
自古以来各类厨艺爱好者纷纷想出各种招数,
例如烹饪时加配料来遮盖膻味,
例如用赤油浓汤等味道较重的烹饪方式压制膻味,
但结果往往不随人愿,
还是会被对膻味敏感的人吃的出来,
毕竟是随着血液融进了羊肉、羊骨头里,
想要消除还并非易事呢?
除非,有一种方式,或者是一种环境,
羊吃的草和水本身富含能中和癸酸的碱性物质,
那就需要羊只生长环境本身就以盐碱性土壤为主,
能供给羊吃的生长的植物也以碱性的植物居多,
而这些要素形成的条件干旱少雨且地处盐渍带,
按图索骥,同时满足盐碱性土壤、碱性植物、干旱少雨的地方,
正是如今有着国家农业地理标志的滩羊所在地-宁夏盐池。
宁夏盐池的特有的盐渍带和碱硝带,
加上这里干旱少雨,盐碱浓度很高,
导致土壤碱化,尤其是硫化盐和硫化碱,
所以这里生长的植物多是耐盐碱性植被,
例如沙蒿、甘草、苦豆子等,
而这种盐碱性草饲正好可以中和羊肉的癸酸,
加上千百年来此地培育出的滩羊品种,
这里产出的羊肉不仅膻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地步,
而且肉质也十分鲜嫩,几次都成为国宴上的佳品。
随着近些年扶贫助农的开展,
以往只闻其美名、少尝其美味的盐池滩羊,
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人民餐桌上,
以其接近无膻味、肉质鲜嫩的特性,
让众多“闻膻色变”的食客重新开始接受了羊肉的美味,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
不如试试盐池滩羊的味道,
当然,也要注意区分盐池滩羊产区的特点,
点击关注查看过去文章,带你回顾下盐池滩羊产区的区别,
记住,大羊为美就是为想吃、爱吃羊肉的你,
提供高品质盐池滩羊肉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