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经说过: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何以为家》和《小鞋子》这两部电影,同样讲述的是关于贫穷中成长起来的少年。
这两部低成本的温情故事,都不约而同的提名奥斯卡金像奖,豆瓣TOP250佳作,用孩童的视角,阐述了生命的坚毅和韶华,也有相对不同的思考和启迪。
这两部电影都有关于“贫穷”的讲述,但是男主角赞恩和阿里的处理方式和心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向“左”,后者向“右”。
《何以为家》中的男主角赞恩是一个黎巴嫩贫民窟成长起来的少年。
脏乱的街道,买餐巾纸的女孩,将近10口人挤在一起的狭小的家,这就是赞恩所生活的环境。
从小见惯了事态的炎凉,12岁便出去赚钱养家,不仅需要养活自己,还承担起了保护家庭成员的重担,做哥哥,也做父母。
而自己的父母,频繁生养孩子,却没有能力承担起来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重担。
他是一个孩子,他选择起诉自己的父母。
一句“你们生下我,问过我吗?”成为了剧中经典的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
赞恩的起诉,是一种反抗,也是一种对于当前体制的一种质问。
父母的麻木,辩解,让赞恩倍感伤心.
他的悲剧在于,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规则知晓的太多清楚和明白,生活的压力让他缺少了孩子的懵懂和天真,所以,他反抗父母,也反抗这个残酷的事实。
而《小鞋子》中的男主角阿里,是一个9岁的孩子。
同样生活在一个贫穷,狭窄的小巷子里,每天都被迫和妹妹换着穿鞋子上学,为了给妹妹得到一个新鞋子的奖励,他拼尽全力参加长跑运动会。
和赞恩有着较为相似的处境,但是阿里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释怀,那就是心怀希望和憧憬。
也许,对于阿里来说,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温情——
至少他的父母明理懂事,对孩子们也颇为照顾。所以,阿里虽然生活环境较为拮据和苦楚,但是他清澈的大眼睛中,永远都是倔强而充满希望的光芒。
赞恩和阿里,他们虽然性情迥异,但是他们身上都有着少年的坚强和刚毅。
前者更为直接和现实,后者则更多的是温暖和乐观。
在《小鞋子》中,阿里从补鞋匠那里取来的小鞋子不翼而飞,为了不给父母增添更多的麻烦和经济负担,两个孩子在家里用“哑语”交流掩盖此事。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天和妹妹换着穿鞋。
这样既不用耽误学业,又可以“一鞋两用”,给家庭减轻更多的负担。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小小年纪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承受如此之重,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和感慨,这既是主人公阿里面对困难和艰苦百折不挠的心态,也是孩子的人格魅力。
对于赞恩来说呢,《何以为家》在取材和叙述方面更为直接,几乎没有掩饰的揭露了黎巴嫩社会的深刻问题。
赞恩虽然遭受着更为严酷的生活和心理考验,父母的愚昧,周边坏人蠢蠢欲动。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家族。
他将杂货商老板送给妹妹的礼物扔进垃圾箱,用刀刺伤了要来迎娶妹妹的商人,虽然应对的措施有所偏激,但是她至少再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赞恩和阿里身上,他们都有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
“爱,是一种具有着巨大融合性,又能够让个体保持着独立性和尊严感的一种神奇力量。”
对于《小鞋子》来说,电影打动观众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电影所传递出来的一种精神和血缘亲情。
阿里和爸爸来到城市做起了修剪枝叶的工作,当爸爸羞涩地不知道如何回答豪宅主人的问话时,阿里得体知理的替爸爸作答。
在电影的末尾处,阿里的爸爸辛苦打工回家,在他的自行车货架上,放着给阿里和妹妹买的新鞋,呼应了开头。
电影主在描述,为了实现理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的家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着的浓浓的血缘亲情。
而在电影《何以为家》中,赞恩虽然缺少了来自原生家庭的陪伴和亲情的爱,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也藏着对于亲情的渴望。
不管是保护未成年的姐妹,还是保护了埃塞俄比亚移民拉希尔的一岁孩子约拿斯,他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善良和爱意。
喂孩子吃奶粉,带着孩子出门,虽然自己的生活窘迫,但是他并没有磨灭爱的本意。
破旧的衣服,脏乱的头发遮不住明清而清朗的善意,也正是因为有爱的陪伴,他最终才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爱。
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现代人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
在赞恩和阿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逆风中”成长起来的青松,他们虽然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人格上的高贵和魅力是无法掩饰的。
不管是《小鞋子》中的阿里,还是《何以为家》中的赞恩他们所能代表的也只是一个角色,性情和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却是殊途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