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道的人都在追求“悟道”,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呢?我们悟道究竟是为了悟出什么?南怀瑾大师在解释“实相般若”的时候说,所谓的“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这就是悟道。从文字上来说,悟道,就是见到了那个道体的空性,也就是明心见性了。
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能用普通的知识,或者意识去思考它,研究它。如果你用思想可以得到,那也是属于妄想的范围。所以这时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当然也是不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就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道想要证悟,就要自己去修持,去求证,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道德经》中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如果可以说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常道”,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世俗之道,也可以理解为是恒常之道,永久不变的。就像《心经》里所说的:“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果你把道理解为是一个有实体实相的话,那么它也是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观世音菩萨进入般若禅定时,所证悟到的就是“空性”。他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能够证悟空性的境界,就是悟道了,也就可以度脱一切的苦厄。
中国的禅宗也讲“道”,它是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就好像我们讲“佛”,我们会自然的联想到20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寺庙里的那个佛像,其实,佛本来就是指“道体”,是没有实相的,是我们自己“着相”了而已。所以南怀瑾大师告诉我们,在《华严经》里,你叫它道也可以,叫天地,叫上帝,叫神,佛,主,等等都可以,都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实际上就是指实相般若的道体。很多人都在追求悟道,只有找到了这个,才认识了自己生命的本源,这个才是最根本的。
《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古往今来一切贤圣,都是得道悟道的,只不过个人的程度深浅不同,时间,地点也不同,所以教化众生的方式也就有了差别。用我们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要“与时俱进”,时代这个大环境都不停地发生变化,那么度脱众生的方法自然也要有所更新,才能更好的让大家领悟真正的“道”的本质。《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华严经》更是直接地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我们能够领悟到这一点,也就是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了。
一切现象,一切方法,一切事物,都是表象不同而已,本质都是一样的,用科学的方法来说,不管是什么物质,一直细分下去,不停的追究到底,不都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吗?科学再进步,还会发现更小更小的东西,所以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学佛修道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执着于表象,那如何能求得真正的“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