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雅法,位于地中海东岸,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最大经济枢纽和人口最稠密的大都会区,这里是现代以色列建国的起点。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以色列首都(外交机构驻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官宣首都及政府所在地是耶路撒冷)。
先有雅法城,后有特拉维夫,雅法城传说是诺亚(诺亚方舟建造者)的儿子雅弗在大洪水退去后所兴建的城市,据实际考古认定,这是一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海港古城。
几千年来,输送建设圣殿木料、罗马帝国入侵、十字军东征、教徒朝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雅法作为抵达耶路撒冷最便捷的港口,都是登陆的首选和防御的核心。
后随着雅法城的发展,人口增加,很多犹太人为了躲避市内高昂房价,于1909年在雅法城外北郊建设新的定居点,这就是特拉维夫的前身,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年轻的特拉维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建国后的以色列将两座城市合并,统称“特拉维夫-雅法市”。
来到雅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层高的钟楼,这是1900年,为纪念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哈米德二世登基25周年而建。
钟楼是雅法古城的门户,从这里拾阶而上,步入老城内部。
雅法老城依山望水、典雅靓丽,街巷幽深、韵味厚重,漫步其间,仿佛时空交错在她最美的年华。
老城以奥斯曼风貌为主,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老城居民居民中阿拉伯人占大多数,以色列建国之后,阿拉伯人逐渐沦为少数民族。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当年的兵戎烽火、熙攘商船早已不复得见,游人如织,载歌而归,如今这里早已成为游船小艇栖息的港湾。
独特的城市氛围,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入驻老城,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这件犹太艺术家的作品“无根之木”,反映了犹太人千年漂泊,无凭无依的悲伤历史。
老城的制高点“圣彼得教堂”,这是一座建于1888至1894年、新西班牙巴洛克式方济各会教堂,赭红色墙体在一片米黄色基调老城内显得极其醒目。
这座教堂的建立,是用以纪念圣彼得在这里梦到上帝指示,将教义传向外邦人。新约中频繁提到的“约帕”其实就是当时的雅法古城。
教堂不远处还有一座小广场,广场正中立有一块“信仰之碑”,三块巨石分别雕刻了旧约中的三个场景,雅各之梦、献祭以撒、攻陷耶利哥。
老城街道的命名也很独特,主要街道以十二星座标注,悬挂蓝色马赛克铭牌,不过我们在老城游走许久,也只找到其中十个星座。另外教堂门前的那座许愿桥,也被命名为十二星座桥。
离开雅法,我们沿着漫长海岸线,进入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春天(aviv)的小丘(tel),寓意着犹太人复国的希望。
独立纪念馆,建于1909年的一栋小楼,是特拉维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1948年5月14日,即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到期的前一天,犹太临时国务院的成员们聚集在这里,宣布以色列国成立,犹太复国终于在这一天梦想成真。
纪念馆门前广场正中,立有一座建国纪念碑,不过纪念馆主体正在大规模修缮,无法入内参观。
拉宾广场位于特拉维夫市政厅门前,原名叫以色列诸王广场,1995年11月4 日,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这里出席和平大会,会议结束离场时,拉宾被犹太极右分子阿米尔枪杀身亡,阿以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特拉维夫还因城内拥有4000多座“包豪斯建筑”,被誉为建筑圣地,从而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这种源自于德国,在故乡几近湮灭的建筑形式,被犹太移民带到特拉维夫,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特拉维夫-雅法,四千年古城和百年新城濒水而立,时尚与古韵同在,摩登和怀旧并存,成为以色列最开放,也最具激情和活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