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妈(公众号ID:cc-bama)
越养娃,越发现男孩、女孩之间真的差距蛮大的。
小女孩,你说她一句,她可能当下就怼回来或是暗自神伤,让你及时了解她的状态进行反思。
小男孩,你吼烂嗓子,他们都一动不动,因为他们真的没!听!到!就算听到也只会火上浇油。
小女孩咱还能带入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共情一下,养男孩,简直是两眼一抹黑。
时刻挑战你心脏是否强大。说真的,不备点速效救心丸,养不大一个男孩。
而且小男孩的自带属性,让他们更容易遭遇这三种危机。
1 学习危机
有调查显示:上小学后,不管是语文、数学成绩优秀率,还是班干部人数,男生都明显弱于女生。
这种现象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命名为“男孩危机”。
原因也很客观:男孩大脑发育缓慢,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负责语言和逻辑的左脑更是晚上加晚。
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男孩比女孩的更薄,所含神经元更少。这导致了男孩们在背诵课文、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训练各方面都比较吃力。
小时候大家除了吃就是玩差距并不明显,但上小学后,这种学业上的差距就显现出来,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对男孩来说更是一场灾难。
人家英语、诗歌朗诵说得贼溜,自家娃还只会一口一个奥利给。
虽然男孩们对奥特曼如数家珍,但背起古诗课本,却只会抓耳挠腮。
而且,男孩体内还有过高的睾丸素的刺激。
睾丸素会导致男孩好动、爱冒险、爱刺激、容易冲动,比起女孩,男孩会更活泼、好动,不容易安静下来。
这导致男孩大运动会发育的更好,但精细运动如手眼协调、执笔写字等却相对晚一些。
但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都是一件需要坐得住的事情。
尤其是3年级前,有许多需要坐下来的学习习惯要培养,还有大量抄写生字这些需要精细运动的活动。
这对男孩和男孩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孩子的发育特点,心理上做好充足准备,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
当自家娃,一个学期还没搞明白十以内的加减法,背古诗、学英语都一塌糊涂的时候,不要怀疑,更不要去和女孩们做比较,这正好说明了自家娃在“正常”的范围内。
比较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给到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我就是笨”。
还让你血压飙升,怀疑人生。
学业暂时的落后不要过于焦虑,到了初中以后,以记忆能力为主的知识会减少,许多科目更侧重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这个时候,男孩的性别优势就能凸显出来。(前提是前期没被逼的“厌学”)
等待孩子厚积薄发的时刻,他的蜕变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2 同伴危机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
在小男孩的世界里,他们真的太容易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了。
小女孩的同伴压力可能会来自于怕和别人不一样而被孤立。但小男孩的同伴危机,是真的很容易被带偏呀。
我儿子DD的第一句脏话就是跟小区里的哥哥们学的,虽然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毫不影响才2岁的他,站在一堆大男孩里爆粗口、感觉自己跟他们一样酷的气势!
对于2、3岁孩子,同伴压力可能是“别人都骂脏话,我也来一句”。
对于4、5岁孩子,同伴压力可能是“别人都有的奥特曼、我也想要”的羡慕。
对于7、8岁的孩子,同伴压力可能是大家都开始玩电子游戏,为了显得自己不落伍也开始玩。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同伴压力逐渐失去幼儿时期的童真,开始向着恐惧、残酷的一面狂奔。它可能是为了不被笑话要的名牌鞋,为了证明胆量抽的烟,为了面子赴的群架,甚至是做出更出格的事情。
据调查,青少年犯罪或吸毒的原因中,同伴的诱导占了很大的比例。
一句“你是不是没胆?”、“你到底敢不敢”?
就能刺激男孩子某条神经,把他们推向深渊。
心理治疗师杨醉文说:“孩子会把同伴的认同看得很重要,他们渴望拥有朋友、受欢迎、融入同伴团体。”
这把双刃剑,引导好了孩子奋发自强。但若是引导不好,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所以从小就要内化孩子自己的价值体系,等发生再后悔就晚了。
男孩们的同伴压力,该如何引导?
每一个向外界寻求认同感的孩子,都是在家庭没有找到充分的自我认同感。
小男孩是很调皮,也很容易闯祸。所以他们更容易被责骂、被否定、被打击。
DD才2岁,就整天在挨打的边缘试探!我们全家每天、每个人都会批评DD几句。
但是呢,小男孩看上去又比小女孩“坚强”。
比如姐姐CC稍有不公就反抗、就质问、就抗议,就大哭,你立马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过分,需要适可而止了。
DD就远没姐姐那么敏感,就会让大人有种错觉,“男孩子心大,批评甚至给一巴掌他也无所谓”,就很容易越来越过分。
但,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肯定的。
只是男孩子不善表达,不会主动跟你“争”、跟你“要”。
既然在家中得不到,那就只能对外找补,从同伴身上找到认同感和被需要的感觉。
所以,请对那个爱闯祸、爱表现的小男孩多一些“肯定”、多一些“看见”。
哪怕DD不争、不要,我也会经常跟他说“我们很爱你,就算调皮也是爱你的。”、“你很棒,你做到了我们都做不到的一些事”。
毕竟,坚持独立的见解,不随波逐流,是需要足够的底气和资本的。
而真实的社交中,做为父母我们不能直接禁止孩子和谁玩。
但我们可以间接去影响,比如帮忙分析社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友善建议。
这个过程只陈述事实:“XX总是给同学起外号,被起外号的同学一定很难过,你看到他被人叫外号的神情了吗?如果是你的话,你喜欢吗?”
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对朋友的态度和选择,帮助孩子把控大方向。
更小点的宝宝,父母可以直接提供“有益”玩伴或更换社交场所,帮孩子创造更适宜的社交环境等。
就像DD说脏话来说,远离了那几个哥哥几天,再加上没人去关注他这个行为,没几天,他就不再说脏话了。
3 父亲缺位危机
中国社会普遍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男性的家庭责任要求很低,低到能赚钱就行。
北京之前对3~6岁幼儿的父亲做过一个调查,其中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其中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
而很多妈妈也习惯了大包大揽,家中彻底没有了爸爸带娃的机会。
但爸爸对小男孩的成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没说女儿不重要哈)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首先,爸爸带娃更能释放男孩的天性。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天生的雄性激素驱使他们更愿意成为一个爱冒险、勇往直前、不拘小节的英雄角色。
但大多数女性养育者(妈妈、姥姥/奶奶)不小心就会按女性的标准去要求男孩子:衣服要干净、床铺要整洁、说话不要喊叫、不要玩地上的脏虫子、不要上危险的高处……可男孩天性就是“野”的。
DD这半年来也初步显示小恶魔的一面,逮到家中的一些小电器、小物件就开始拆。
这俩天,刚把家里所有能找到的遥控器给拆了。
正在我怒火中烧的时候,C爸一脸淡定地说:“这算啥,我小时候连电视机都拆过,儿子,拿过来,爸爸这就给你修上。”
事实上,如果没有爸爸的挺身而出,在妈妈们一次又一次的限制和批评里,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许多行为是在犯错,慢慢地就会放弃探索和冒险。
虽然大部分爸爸可能不会像妈妈那样细心周全,但有时候恰恰是这种放手,给了孩子一个自我调整的空间,让他有机会去探索和冒险。
孩子在这种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更有男子气概。
其次,不同于母亲的温柔,父亲更能教会孩子勇敢和担当。
如果父亲可以跟孩子良性沟通,尊重孩子,没有“我是你老子,你必须听我的”的大男子主义,那孩子则会更有规则意识,从而更少出现意气用事和冒险行为。
因此,功能再强大的妈妈,也代替不了爸爸们的角色,在孩子长成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的母爱成递减趋势,而父爱呈递增趋势。
请爸爸们多多参与到育儿中,尽量多陪伴孩子。
而妈妈们,也不要大包大揽,主动放权,给爸爸们多一些机会。
本文来源: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对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经常改版,
大家是不是经常找不到麦咭呀?
为了避免错过每天的推送和福利活动
大家记得把“麦咭成长说”设置为星标★
关注只需要五秒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