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沙的女孩小唐(化名)今年4岁,发烧,喉咙痛,胃口不好,全身长满皮疹,孩子妈妈很担心,遂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小唐就诊于儿科门诊,儿科薛亦男教授体格检查了解到,小唐发热2天,全身可见淡红色针尖样皮疹,压之褪色,无瘙痒,以四肢为主,口腔黏膜可见红色针尖样皮疹,杨莓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
经过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小唐确诊:猩红热。经过治疗,小唐病情好转,无发热,无皮疹,无咳嗽不适,精神和食欲可。
薛亦男教授告知:猩红热是一种A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疾病,其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及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多见于3-7岁儿童。潜伏期1-7天,平均3天。
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迅速蔓及全身,呈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称“鸡皮疹”,因全身呈弥漫性粟粒样皮疹而称“粟粒疹”,压之退色,伴有痒感,严重者皮肤皱褶处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线状疹”、“帕氏线”。舌乳头红肿,称“杨梅舌”。脸部发红,口唇周围及鼻尖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皮疹48小时达高峰,2~3天消退(重者可持续1周),可见不同程度脱皮,呈米糠样。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会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和中耳炎等。
猩红热通过飞沫传播,带菌者和不典型病例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患儿应及时隔离。皮屑本身没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为发病高峰。
那么,猩红热怎么治疗和预防呢?
薛亦男教授介绍:由于猩红热是由A族链球菌引起的感染,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主要目的是迅速消灭病原菌,预防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青霉素或阿莫西林为一线用药。如果患者对于青霉素过敏,则可选择其他抗生素,如头孢类或克林霉素。
猩红热一旦开始应用抗生素治疗,则需要严格遵医嘱按疗程服用,不能提前停用。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卫生保健措施,猩红热的预后良好,确诊并开始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可在退热24h后恢复正常活动。
猩红热当前暂无疫苗等特异性防控措施,需围绕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开展隔离治疗、监测、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对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等猩红热易感人群更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防病意识。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熊铮
编辑:石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