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渤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抱怨种种不如意,孩子不努力,工作不称心,工资低,难以养家糊口,同事不和谐,领导穿小鞋……
处处受挫,处处碰壁,生活如一团麻,有很多解不开的疙瘩。这一辈子无所作为,混日子呗!
其实,我们今天的一切困境,150年前的曾国藩全都遭遇过,可他凭一股子韧劲克服重重困难和挫折,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他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01
小时候的曾国藩和我们智商差不多,也没多聪明。13岁的曾国藩为背一篇古文,念了多半夜,梁上君子实在熬不住,跳下来背完,“小子,你也太笨了,还不如我这小偷。”然后骄傲的扬长而去,曾国藩敬佩地目送他的背影。
可他就凭一股韧劲,一篇又一篇的啃文,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才学与日俱增。这是他和父亲贯用的笨办法。
曾国藩的父亲连考17次连个秀才也没中,父子俩每次高高兴兴去,失魂落魄来,成为当地人的笑料。曾国藩自己第6次考完文章被作为“悬牌批责”公示,这是何等耻辱,这一棒会让多少人跌入深谷,得过且过一生。
可曾国藩不,痛定思痛,自我反思,逐段逐句研读考官的批语,并与成功的文章对比,悟出差距,找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调整学习方法,转败为胜,第七次考中秀才后,一路顺风,不出几年就获得“翰林”,在当时是最高学位,终于实现“光宗耀祖”的梦想。
人生的路其实很简单,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做下去,一天一月一年,你走过的路,岁月都不辜负,终究有回报。
02
曾国藩1838年考中进士,被皇帝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这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副处级以上的研究员。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富有,那么滋润,和当今刚步入社会的我们一样,无权无地位,无房无车,穷的叮当响。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春节,30岁的曾国藩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他在给父母的家书中不无心酸地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曾国藩做京官十三年, 屡经升迁,但因工资低,借贷和哭穷一直是他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他当时的工资水准连山西巨富乔家大院的长工和佣人的工资都不如,相当于现在的2万元左右,这点银子,即要养家糊口,又要交房租,还要交际应酬,建立关系网,对于农民出身的他,根本不够花。
他很穷,连仆人都瞧不起他,抛弃他,卷铺盖走人,另攀高枝。因为他生活水平低,经常拖欠工资,吃的不好,换你都会这么做。这个事使曾国藩很受刺激,就写了一首《傲奴诗》,“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手里没钱,仆人都瞧不起自己,一个仆人比自己都傲慢。后来他就不雇仆人,家务由两个女儿做。
有人要问,是不是所有京官都这么穷,当然不是。有的靠啃老弥补财政赤子;有的厚着脸皮“打秋风”结交地方有钱的官员收受“炭敬”“冰敬”;有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但曾国藩没有跟风,保持清节,克制“利欲”,立下不靠做官发财的誓言。他后来离开京城,办团练,办洋务,位高权重,仍不忘初心。
他做京官,声名显赫,无实权,无地位,没人想起他,只有靠自己。凭一股韧劲,坚持下来,没放弃,才成就了后来的他。正应了郑板桥的临终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03
曾国藩学识名满京城,良好品德给朝廷留下良好印象,每次考察干部,他总名列前茅。
1838——1849年,从七品升到正二品,十年连升十级,如此飞黄腾达,除了他办事踏实,工作认真外,还得到穆彰阿等权臣的赏识,关健是获得崇尚节俭的道光皇帝的支持,提拔人才想挽救那个人浮于事,贪腐成风,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1850年,新登基的咸丰皇帝烧了一把火,让大家建言献策,百花齐放,把大清治理好。
曾国藩面对皇帝新气象,挥笔写了《应诏求言书》的工作报告,皇帝表扬了他,他来劲了,认为该到为国家效力的时侯了,又痛斥咸丰的缺点和毛病,皇帝极不高兴,让你说话已不错了,还真把自己当成包青天,你把村长不当干部,吃肉喝汤不叫你,一边凉着去。曾国藩报国无门,差点被治罪,那个痛只有自已吞咽。
1852年,曾母去世,曾国藩赶赴家乡奔丧,正式结束了他在京城的十四年生涯。正在这时候,已于前几年起义造反的太平军挥师北上,从广西向湖南发起了进攻,致使湖南的一些地方纷纷陷落,咸丰皇帝急得没有办法,就只好诏命在乡下老家丁忧的曾国藩帮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也就是相当于训练现在的民兵一样。
他是一个曾经当过国防部副部长的官员,他和皇帝都深知,清军是一支早已失去了保家卫国的灵魂,没有战斗力的极其腐败涣散的队伍。只有另起炉灶,白手起家。
面对多重压力和“长沙之辱”他把被打掉的牙齿和着血咽下去,带着内心无法示人的伤痛,在没有职务和授权,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训练经费,没有任何带兵经验,更没有任何人援手相助的情况下,憋着一股劲,硬生生训练出一支有一万七千多人忠君,为国,爱民,打硬仗的队伍,这就是名震天下的湘军。
咸丰四年与太平军进行殊死之战,取得以少胜多,十战十捷的重大胜利,让整个清王朝为之一振,皇帝特高兴,授予曾国藩一些调遣权利,大大地改善了他在湖南的政治处境。但好景不长,再度让他心寒齿冷。
在他前往江西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他几乎遇到和湖南一样的困境,江西地方官僚系统,百般设置障碍,处处给他难堪,处处碰鼻。没办法“就地筹响”,致使湘军陷入极度的困境中,曾国藩痛苦万分,他用“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形容当时的境况。他在痛苦中思索,找到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皇帝对自己不信任所致。真想挂冠而去,可国难当头,又不忍心离开。
正当他在痛苦中难以支撑的时侯,父亲去世,他回家丁忧,皇帝不同意,让他挂帅出征,圣命难违,曾国藩只好借这个因由把自己苦衷倾诉出来,也让皇帝在需要他的时刻给点承诺。
皇帝一看,你跟我讲条件,干脆你滚蛋。这让曾国藩始料末及,他的报国热情浇灭了,建功立业成了泡影,更让他痛心疾首的是眼看太平军被剿灭,自己竟然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他像疯子一样到处发泄,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他听了一位朋友的劝说,静下心来看老庄的著作,闭门学习,一坐就是一天,边看书,边反思,坚持两年多,最终使他大彻大悟。
1858年,就在曾国藩以平静的心态反思自己的时候,那个内讧刚刚平息的太平天国又回光返照,形成了卷土重来的态势,于是,咸丰帝想到老曾的好,再次下诏,重新启用了他。这一次,脱胎换骨的曾国藩什么条件都没提,立马就回到了湘军的帅位,完成自己的使命。
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军的12年历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不是一出手就是战神,他数次战败,两次投水自杀,还有一次因害怕李秀成的大军袭击而数日悬刀在手,准备一旦失败,即行自杀。
他虽然忠心耿耿,还是屡遭疑 忌。他跌倒了又趴起来,这种韧劲也体现在他独创的“结硬寨,打呆仗”阵地战法中,这是火器时代最厉害的战法,将太平军步步蚕食。毛泽东读曾国藩用兵之道,反其道而用游击战打败日本侵略军。
04
年轻时,他希望通过至刚至猛的办法向着旧官僚体系开炮,结果他遭受沉重打击,咬紧牙关,把屈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
四十岁以后,他更认清了世道人心,认识了自己,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约束自己,每日反省,通过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家人,朋友,周周的人,从而达到逐渐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作用,用愚公移山的韧劲去改造社会。
他悟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道理,一个人只有把身段放柔软,了解身边每个人内心的苦乐,知道那些虚伪,麻木,圆滑是每个人生存不得已的保护色,别人才能从内心深处接纳你,把你当自己人,在工作中你才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成就。
曾国藩在逆境中重生,实现了自己的大彻大悟,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之道和性格中的弱点,才使他真正接了地气,开始在晚清污浊腐朽的官场中纵横捭阖,为后来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进退自如积累了资本。
曾国藩必须向现实妥协,却又能够坚守内心的良知。他不再认为自己的最 独特的人,不再玩固拒绝“同流合污”,他谦虚和气,圆融,通变,协调和包容。放低姿态,大家才把他捧到最高。
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他是农民的儿子,靠自己的一股子韧劲,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他用自已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忘初心,所有的苦和痛都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再普通的人,只要凭一股胜不骄,败不馁的韧劲,都可以成就伟大。
作者:王渤,甘肃会宁人,自由撰稿人,传递正能量,书写亮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