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娜 林春霞 王晶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纵观40年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纵观40年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
本报记者 张娜 林春霞 王晶晶
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晤中,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主席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双赢,在商言商,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双方要做大合作“蛋糕”。
互利双赢 推动中美尽快回到经贸谈判桌
“随着中美两国元首成功举行视频会晤,中美关系坚冰也将随之打破,中美两国应抓住契机尽快回到谈判桌上,使经贸关系正常化。”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如是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晤对于中美总体关系的定调,两国关系走向正常轨道,特别是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的当下,中美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次会晤,为下一步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健康开展,包括未来有可能推进经贸领域的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基调。
改善中美关系,使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更是美国工商界的迫切要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英奎对本报记者表示,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领域出现了向好的转机,美国必须客观理性看待两国关系,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高关税,取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打压,放弃对中国发展的围堵。
“这次会晤,释放出诸多积极的信号,具有转折意义。下一步,可能会尽快启动第二轮经贸谈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乐观预计。
停止加征新关税,中美才能相向而行。此次会晤,美国对中国加征高关税等方面的政策会否松动成为关注的焦点。
张建平分析说,在这个问题上,中方态度一直非常明确,要求美方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措施,并且能够务实地以互惠的方式来推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美方在此前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比如美方已开始扩大对进口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等。
张建平进一步表示,中美同为WTO的成员,在WTO改革的进程当中,双方互设的高关税壁垒,显然是不符合当前全球化发展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要求。再加上美国目前通货膨胀严重,国内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对美国来讲,现在顺应广大民众和企业的要求,适度调整关税势在必行。但是,美方不会主动取消关税,美国的贸易谈判代表已公开表态过。美国极有可能把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未来关税的问题必须通过中美双方的进一步磋商、对话和谈判逐步去解决。”张建平说。
良性竞争 做大中美合作“蛋糕”
“此次会晤是个很重要的契机,双方应力争冰释前嫌,促进合作。”为此,徐洪才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是尽快启动中美第二轮经贸谈判,彻底取消双方不合理加征关税。取消对中国实体和个人制裁。以中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为契机,恢复中美在环境保护、能源供给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二是双方在亚太地区开展经贸合作。2022年1月1日,RCEP开始生效,将带动全球经济近1/3体量、90%以上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目前,中美都明确表示要加入CPTPP。中美在亚太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空间巨大。
张建平认为,分歧和障碍在于美方国内由于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使得美国国内目前社会分化加剧,但美国把自身的就业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归咎于中国,把中国作为“替罪羊”,并且把责任归咎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观点和做法以及其相应的措施都是错误的。美国指责中方贸易不公平,指责中国对企业进行补贴,也都没有事实依据。
在张建平看来,破除中美经贸发展障碍,加强合作势在必行。但合作的前提,首先需要双方彼此尊重、公平竞争。中美未来应在赛道上公平竞争,而不能通过给对方使绊子、设障碍来解决问题。所以,这次会晤为未来中美经贸领域重新回到建设性的磋商谈判轨道、解决彼此关切的重要问题,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刘英奎表示,中国一直抱有与美国等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愿望,且秉承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原则,愿意适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国积极践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合作,但前提是国与国之间应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如果美方在涉及中国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依旧我行我素,只考虑自己优先,甚至触碰中方底线、红线,则中美经贸关系难以重归健康发展坦途。中国有句古话:“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对改善中美关系充满期待,但更看重对方的实际行动。
“中美之间最大的障碍是基于误解和偏见。”徐洪才说,中美价值观和制度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主张包容性发展,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而美方偏好居高临下,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划脚,这是最大的障碍。
徐洪才分析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是基于市场分工自然形成的,也是多赢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闭关自守。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今年有望超过6000亿美元的水平,美国要大量从中国进口商品,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仅满足了美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在一定意义上也抑制了美国的通胀水平。中美之间这种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优势互补、分工相互支持,使得双方经济都从中受益。
受访专家表示,近期全球供应链的紧张也凸显出加强国际合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人为地制造“脱钩”会导致供应链受损,两败俱伤。美国单方面挑起的经贸摩擦,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成本是由美国的工商企业和普通居民承担。目前,美国遭遇高通胀的压力,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加征关税所致。加征关税,人为制造“脱钩”,只会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只会恶化全球供应链的危机。
未来,中美要以经贸合作为抓手和突破口,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夯实合作基础。同时,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扩大人文交流,消除误解和偏见,加深理解和沟通。中美进入竞争与合作并存时代,要倡导奥林匹克式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当前确实是一个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