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白洋淀风光秀美物产丰富,是这一泓圣水养育了白洋淀的几代人。俗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潺河期间和头开河这两个时段,有的人由于不慎被河水夺去了生命。
圈头村大人多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扶危济困、互相帮助的好村风。虽然姓氏繁杂人口众多,却能和睦相处与邻为伴。圈头村四至水围出行很不方便,特别是到了冬天河水刚一结冰就阻碍了出行,而且一冻就是十几天,家里没有急事还好,如果真正有了火燎眉毛的大事,再危险也的动身,这个当口最容易出事。这时候的村干部就想到了群众的前头,他们在四门寨专门排了三只救生船,这种船比我们平常用的“划子头”个头小船身显瘦,小巧灵活行动方便,船底钉有两根“冰床条”便于在冰上行走。另外配备两条大“挽子篙”,能撑能拉可在冰上行如飞,就是到了有水的地方,两条大挽子篙也能畅通无阻。这三只救生船分别放在前河沿(陈小田房后身)、东河北陈守信房前、老粮点河边随时待命,这三个地方呈鼎足之势,附射圈头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无论那里有了事都能兼顾得到。
这三只救生船被人称为“救命船”神圣不可侵犯,人们知道它的任务和担当,如果无故被挪用,造成的后果是不堪想向的。记得有一年在前河沿刚放好了一只救生船,就有那麽几个小孩子跑到小船上玩耍,被过往的大人看到立刻被喝退了,可见圈头村的群众对潺河期间的救生船看的多重要。在那个年代不论是寒风刺骨的深夜,还是在冰天雪地的黎明,住在河边的人们无论是谁听到“救命”的呼叫声,都会一股噜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直奔救生船。在这个时候没有等待、没有商量只要有两个人就可以上船救人,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把人救起,如果是本村的就送到家,主人家千恩万谢是免不了的,是外村的先领回自己的家,换上干净暖和的棉衣棉裤,再做上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御寒,等落水人彻底摆脱了惊恐之时,再问清是那村的以致姓氏名谁?第二天打电话让他们来圈头村领人,像这种事每年潺河期间和开河的时候都有发生。圈头村人这种舍死忘生救人的行动,深得邻村的好评。它体现了圈头村人团结友爱的精神、这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这是一种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共产主义的精神。
一九六九年圈头公社五个大队全部实行了电灯照明,为了方便社员们夜间出行,在水塔上安装强光照明灯一盏,这盏灯在黑夜里光照的很远,它像大海上的灯标,指引着在黑夜里出行人们的航程,永远不迷失方向。落家湾河是圈头村的南北通道,经常过立着桅杆的大船,办电组的领导在落家湾河拉起一根8#铅丝,上面挂一块大牌子上写:“高压危险”并安装了电灯照明,避免了夜间过船时,挂断电线甚至发生触电的危险。
文化大革命以后,村边的救生船没有了,人们的见义勇为的思想意识也逐渐淡漠了。十几年来在潺河期间和开河的时候,难道没有一个人死于非命吗?如果有的话我们的村干部情和以堪?我们又于心何忍呢?
救生船回来吧!那是我们水区老百姓的“救命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