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华夏的盛世,是汉朝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又一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综合的巅峰时期,这一朝代集合了太多的兴衰荣辱,贞观盛世、贞观遗风、开元之治,无不是历史上的璀璨繁华,而唐玄宗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开始,拉开了大唐帝国衰败的序幕,而天子九次出逃,六失京师,更是后世之人心中永远的痛。
今天要讲的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李括。这是一位有着宏图之志的帝王,在作太子之时,他看到了宦官集团对朝政的祸害,也看到了帝国不少积弊的陋习,为此在公元779年登基为帝继承大统之后,他有着万丈的雄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激情和权力来改变这种浑浑噩噩的境况再现大唐的中兴之象。
在位前期,李括的确是以强明自任,坚持任用文武百官,禁止宦官干政,提倡勤俭节约,为此国家的确呈现出一片中兴气息,可却也是昙花一现。一件大事的完成,考量的不仅仅是皇帝个人一时的激情,而是包括能力、魄力、坚持和决心等综合因素,而唐德宗后来的所作所为很明显与此背道而驰,走上了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政治生涯。
一切都是因为唐德宗想要挽救帝国的危机开始,公元781年,他借着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死,其子李惟岳上表想要承袭父位的契机,决定将屠刀挥向割据的藩镇,当时其决心之大,甚至是不惜武力解决,为此李括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其他藩镇的不满,在既得利益面前,谁都不愿意退让,为此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以及李惟岳四镇起兵反叛,战事一时四起,虽然开始朝廷平叛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四镇势力势力也在朝廷大军的面前危如累卵,可是因为李括利用藩镇对决藩镇的方法,所以一度导致了参与削藩战役的朱韬节度使的不满,眼看四镇即将被压服,在公元782年,朱韬加入了反叛,最终卢龙节度使朱韬、成德王武俊、淄青李纳、魏博田悦四镇称王,这就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四王。
同时期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兵马都元帅,如此战火进一步扩大,朝廷两年的平叛却引来了更大的麻烦,而且慢慢的扩大到朝廷难以掌控的地步,淮西战场的突变,唐德宗命令泾原兵赶赴淮西前线,可是因为将士们没有得到周到的赏赐,再加上饭菜粗糙,为此发生了泾师兵变,唐德宗仓皇失措间逃出长安,逃往了奉天,就这样局势不可逆转的变成了燎原之势,自此泾原兵原统帅朱韬之兄朱泚被拥为大秦帝,而李希烈也称为楚帝,这就是著名的二帝四王之乱,这场藩镇之乱,令得唐德宗的雄心万丈为此覆灭殆尽,自此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最终这次的反叛在唐德宗罪己诏下,承认是自己的过错,姑息了对待藩镇的态度,从此唐王朝的藩镇之祸乱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此次的奉天之难中,唐德宗认为武将无能,而宦官却身死相随,所以转而信任宦官,中晚唐宦官势力也自此真正走入了唐帝国的制度之中,且愈演愈烈,唐帝国被后人所诟病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也就是源起于此,直至李唐的灭亡!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