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信息社会,通讯、交通发达得让你无处可藏,古人说的千里眼、顺风耳现在都不是个事。如果思念朋友了,就打个电话,开个视频,即使朋友远在天涯海角,他的音容笑貌也会宛如就面前。
假如非要想见个面,也好办,现代科技肯定能让您心想事成。电话里提前约个时间,定好地点,到时打个飞的,坐个高铁,再远也肯定能准时赴约,古人盼望着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现在来看,真是小儿科啦。
古人的信息沟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朋友之间的相互拜访,很少有提前预约,往往是在一念之间,乘兴而去,至于说能不能见到,那就由缘而定、听天由命了。
有一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著名的故事: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他才华横溢,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崇尚名士风度。
在一个大雪飘飘的晚上,这位老兄看着皎洁的月光、银色的大地,来了兴致,他让人打开房门,一个人喝着小酒,赏着雪景。突然,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心想:“如果能和好友一起踏雪赏景,该多爽啊!”
于是,王徽之立刻让手下备船,乘坐小船连夜就去拜访自己的这位好友了。
王徽之是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戴逵是在剡县(今浙江新昌),两者路途比较遥远,天亮了才到。到了戴逵的家门口,王徽之却不进去,而是掉头原路返回了。
后来,有人问他缘故,王徽之回答到:“我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这就是所谓的魏晋的名士风度,不管手下多么辛苦,只为自己尽兴开心,这装得真是牛掰啊。
很多人思念朋友,就兴冲冲去了朋友所居之处,到了却发现朋友不在,这心情的失望与落寞可想而知。诗人们会把这种情况记录下来,这就是寻人不遇的诗。这类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贵情谊,描绘了清新幽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或落寞惆怅或达观随缘的心情,还有的显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读这类的诗,往往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人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笔者精心选取了十首这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经典的寻人不遇诗吧:
一、《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短短的四句二十字,贾岛却仔细推敲,匠心独运,让人的心情随着诗句而跌宕起伏。
首句“松下问童子”,心情轻快,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变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到了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贾岛笔下的隐者,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给人留下高深、神秘的感觉,应该是一位懂医术、会采药,悬壶济世的高人。
这首寻人不遇诗,贾岛写得清新自然,凝练扼要,韵味隽永,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皎然是唐朝著名的诗僧,他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鸿渐就是他的铁哥们茶圣陆羽,两人经常一起品茶论诗,两人还和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保持着相当友好的朋友关系。陆羽之所以能写出《茶经》,成为茶圣,背后皎然的功不可没。
有一次,皎然去陆羽的新家,不巧的是,陆羽去山里采茶了,皎然就写下这首质朴自然的寻人不遇诗。
陆羽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我顺着乡间小路,来到一处篱笆院,这就是陆羽的家。篱笆的旁边种满了菊花,可是在这个初秋季节,还都没有开花。
我敲敲门,连犬吠也未曾听到一声,就去陆羽西面的邻居打听情况。邻居回答道,陆羽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日落西山的黄昏时分了。
这首诗的写法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非常相近,都是采用了问答,只不过,皎然先描写了场景铺垫,家中种满了菊花,而菊花自古以来被视为花之隐逸者也,这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三、《访隐者不遇》
唐: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高骈(821年-887年 )是唐朝后期著名的将领、诗人、书法家。被公认为晚唐的诸多勋臣中最有文才的一位。因为他的射术高明,人送外号“落雕侍御”、“落雕公”。
唐宣宗大中初年,二十多岁的高骈在朔方节度使朱叔明的麾下,担任灵州大都督府左司马。
有一天,高骈带领部下外出巡逻,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并飞。高骈就对众人说道:“如果我以后能发迹,就让我一箭射中双雕。”
众人心想,你就吹牛吧,能射下一只大雕,就牛得不行了,可以被称为射雕手了,哪有一箭射中两雕的人啊?
高骈见众人不信,他微微一笑,然后弯弓搭箭,一箭射去,两只大雕应声落地。众人大惊,从此对高骈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后来高骈果然发迹,成为名震一方的封疆大吏。
高骈喝酒之后,乘兴独自去拜访一位隐者,他顺着落花流水的小溪,一边走,一边吟咏着。到了之后,很可惜,这位隐者不在家,不知去了何处,高骈落寞惆怅地欣赏满园盛开的碧桃、红杏。
高骈通过清新脱俗的环境描绘,衬托出仙翁的不同寻常,表现了他乘兴而去,落寞而归的意趣。
四、《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唐: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工作了九天,今天终于可以休息了,我特意来拜访你,可惜没有遇到,又是一场空欢喜。怪不得你的诗作清新脱俗、沁人心骨,原来你的家门就对浩然的寒流、满山的白雪。
难得的一个休息日,找个朋友一起聊聊天,是最好的放松方式。韦应物也是这么想的,他兴致勃勃去拜访自己的朋友王侍御(侍御是官名),尽管朋友又不在家,韦应物却没有败兴而归。在朋友这里,他欣赏到了“门对寒流雪满山”,他明白了,这潺潺的溪流、白雪皑皑的山岗,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啊。
这首访友不遇诗,韦应物借景誉人,写得恬淡高远,读后让人心旷神怡。
五、《寻洪尊师不遇》
唐:刘长卿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五言长城”刘长卿去拜访一位修炼道术的洪姓道长,洪道长住在古木参天的无人之境,来到道长的屋里,只见玉案上摆着一堆道书,青色的道服挂在绳上如同云霞一般。前四句诗是睹物思人,一位仙风道骨的尊长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刘长卿对洪道长的钦佩、尊敬之情由此可见。
鹤代表着长寿,梅意味着情操高洁,“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这一联是夸赞洪道长的高寿与节操,尾联“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没有见到洪道长,刘长卿猜想道长不知是去哪里炼丹了,表明了刘长卿未能与洪道长会面的惆怅与遗憾之意。
六、《寻周炼师不遇留赠》
唐:许浑
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
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夜棋全局在,春酒半壶空。
长啸倚西阁,悠悠名利中。
关上门,池馆非常幽静,我如同那朵白云一样,前来拜访周炼师(炼师是对懂得'养生'、'炼丹'之法的道士的尊称)。一场夏雨,木槿花花随雨落,荷塘里,荷叶随风摇曳生姿。昨晚的棋局尚在,壶里的新酿的酒还剩一半。在西阁,我不禁一声长啸,你是如此地悠然自得,而我却还摸爬滚打在名利场中。
晚唐著名诗人许浑因为他的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所以人们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的评价,能和诗圣相提并论,足见许浑诗作水平之高了。
这首寻人不遇诗,许浑通过对静谧幽美的场景描写,展现出自己对这种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
七、《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位于四川的昌隆县,李白在十八、九岁时,在戴天山的大明寺中读书,一天李白去造访一位道士,可惜道士不在,李白满怀惆怅地写下了这首诗。
一大早,盛开的桃花还带着露水,沿着泉水叮咚的小溪,李白来到了道士的修道之处,小狗汪汪地叫着表示欢迎。
在那古木的深处,时不时探出鹿的身影,李白一直等到了中午,也没有听到道院里传出报午的钟声。
李白在道院外等候徘徊了良久,只得欣赏四处的风景,只见野竹随风轻拂,分开青雾直穿蓝天,远方飞流直下的瀑布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这里杳无人烟,无法打听道士去了哪里,李白只好倚在道院外的古松树下,郁闷地等候。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景色宜人,仙踪难觅,这是一幅真实自然、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表达出李白对世外道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八、《寻胡处士不遇》
唐:韩翃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
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
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
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韩翃是唐朝大历十大才子之一,他的《寒 食》一诗非常著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
韩翃一开始仕途很不得意,就称病在家。他有一个朋友:韦巡官。一天晚上,韩翃家传来急促的扣门声,韩翃出来一看,是韦巡官,韦巡官高兴地连声祝贺:"恭喜你升任驾部郎中了,让你知制诰(制诰,负责起草皇帝所下的文告和命令)。"
韩翃很吃惊地说:"不可能有这种事,一定是弄错了。"
韦巡官就详细地告诉了韩翃事情的经过。原来,唐德宗缺少一个起草文告、命令的人,中书省曾经提名两人,但唐德宗都没有批准。后来中书省又请示,唐德宗直接批示:用韩翃。
当时还有一个与韩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中书省拿不定主意,就把他们两人上报,唐德宗批示道:"用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韩翃去寻访一位姓胡的处士,处士是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虽然没有遇到,韩翃却在胡处士家,借这一方净土,来了一场心灵的“涤尘之旅”,他静下心来,参禅悟道一番,还没有尽兴,就已经是日暮时分了,韩翃心满意足,满载而归,写下了这首诗。
九、《寻僧不遇》
唐:姚合
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
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
僧人的小院真是神奇所在,一进门忧愁自动就消散了。佛门净地,真可以洗涤灵魂啊!
在落花间煮茶品茗,松树摇曳,送来醒酒的清风,在僧人的睡榻上探寻古画,在院落里查看新生的花丛,这一切,多么和谐自然!
游人看到我乐此不疲的身影,还以为我就是这里的主人呢。
诗中透漏了姚合的心愿: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啊!
这样的一道“门”,您是否也想过拥有呢?
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裴迪是一位秀才,是王维的知己好友,两人经常相互唱和。一天,他们一起到长安城的新昌里,去拜访一位姓吕的隐士,结果隐士不在家,随后,诗佛写下了这首轻松幽默的寻人不遇诗。
诗里用到了两个典故,“凡鸟”和“看竹”。凡鸟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与名士吕安是至交好友。有一次,吕安很久没有见到嵇康,十分想念,就驾车来到嵇家造访,很不巧,嵇康外出不在家。
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亲自迎接吕安,可是,吕安瞧不起嵇喜,他连门槛都不肯进,就要打道回府。嵇喜知道吕安是弟弟的好友,就再三挽留。吕安就用笔在门上写了一个“鳯(凤的繁体字)”字,便打道回府了。
嵇喜不解其意,还以为是吕安赏识他而题写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吕安在讥讽自己是庸才,因为“鳯”,拆开来就是“凡鸟”,很平凡的鸟,就是庸才的意思。
“看竹”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的五公子王徽之听说吴中有一位士大夫,他家里有一座漂亮的竹园,就驱车直访其门,没有和士大夫打招呼,就在园中观竹,“讽啸良久”。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这一句运用两个典故,表明吕逸人是高洁之人,表示虽然没有遇见他,但是看他的幽雅居处,就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诗中还使用了桃源、青山、流水、松树这些隐逸者喜欢的景象,流露出王维对吕逸人的钦慕之情和恭敬之心。尽管访友吃了闭门羹,但是王维却没有败兴而归,反而写出这样轻松、幽默的诗,可见诗佛精通佛理,随缘认命,保持了一颗平常心。
现在人很少能体会到古人的那种寻人不遇的心境了,即使偶尔有事耽误了会见,只需一个电话说明情况,双方就都明白了,不会误事,更不会出现像南宋著名诗人赵师秀那样,约客而被人放了鸽子,在家傻傻等到半夜情况,幸好赵师秀是诗人,他可以优雅地写出《约客》这首著名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十首著名的寻人不遇诗,读了之后,您有何体会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讨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