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么时候,“道德大讲堂”成了每个单位的一大风景。参加了几次道德讲堂,听取了几场道德讲座之后,不由得对这种新兴的蔚然成风的形式主义有了一种厌恶和抵触。难道是自己的道德真的滑落于不可救药的境地了?
我想我的厌恶是来自于对一幅醒目标语的第一印象:——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我敢肯定的是,《周易》的原文不是这样说的,应该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国学宝典》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凡是正宗的解《易》大家,共有二百多人,都准确地引用了“积不善之家”。只有十来个二三流的解《易》者,在引用时改成了“积恶之家”,“不善”与“恶”,貌似可以互相代替,但改字之后,经典的意味已经发生了扭曲和变化。也许当初改字的人是为了使两句话对仗工整、字数一样,殊不知这种追求属于一种恶习,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虽然我本人也非常喜欢对仗工整的诗句和对联,但是对这种随意篡改经典章句的轻浮之举深恶痛绝。
有一次在一家单位的道德讲堂发现了这样一条标语:——
“虚己者进德之基——屈原”
想了好久,总感觉这句话不是屈原所说。于是,再搜《国学宝典》,原来是方孝孺文章中的一句话。原文是:“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恒若不足故足,自以为足故不足。瓮盎易盈,以其狭而拒也,江海之深,以其虚而受也。虚己者,进德之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一、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三·诸儒学案上一)
有一家单位讲堂外面有标语:“大车无輗,小车无輗”,而另一家的却是:“大车无軏,小车无軏”。
这个不用翻书查典,好多人知道出自《论语》,原文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还有一次,在某道德讲堂看到了这样的标语:“善者不变,变者不善。”
这应该是出自《道德经》,原文是:“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虽然是一个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说清楚的抽象话题,但是,我相信,随意篡改经典的人肯定是没有道德或者道德很差的人,除非“认真”和“谨慎”不属于道德范畴。
当讲道德从实际行动演变为一种夸夸其谈的形式主义的时候,我感觉到道德已经成了一种虚饰的符号和招牌了。